臺中空品感測器全臺最多 全面汰換國產貨

臺中市環保局目前共建置1411臺空品感測器,今年全面進行汰舊換新。(環保局提供/林欣儀臺中傳真)

配合行政院環保署規範,臺中市近年來開始建置空品感測器,至今布建數量已1411臺,爲全臺最多。爲解決因廠牌不同導致作業流程差異等問題,臺中市環保局針對舊有感測器全面汰換,並以通過資安認證的國產貨爲主,減少對國外品牌的依賴。

環保局指出,爲確實掌握臺中市各行政區的空氣品質,尤其針對工業區及人口密集處的空氣品質變化做第一時間偵測,市府從2017年開始建置空品感測器,2019年起更加快建置速度,2年內建置數量達900臺,加上原本設置的共有1411臺。

環保局強調,空品感測器的體型小,容易受到環境影響而導致感測敏感度衰退,且不同機型的使用情況也有差異,爲此,全面進行汰換老舊感測器,並配合環保署推動感測器國產化政策,優先採用已獲得資訊安全認證合格的空品感測器。

環保局指出,此款國產的新型感測器獲工研院技轉並開始大量生產,具有粒徑篩選機制、可提升量測精準度,同時能大幅降低粉塵累積的情況,更兼具優異感測性能、低耗電、耐用性佳及維運方便等設計,獲臺灣精品獎肯定。

目前臺中市空品感測器建置已涵蓋所有行政區,汰換通過資安認證的國產感測器,更能確保網路傳輸安全及數據品質。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入冬後空氣品質易受氣候、地形等因素影響,且因擴散條件不佳,易使空氣中污染物累積,民衆可多利用空氣網瞭解環境空品情況,採取適當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