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明年加強八大場域AED設置

市議員賴佳微(中)等昨日爲民請命說,臺中市AED數量不但6都最後一名,市民訓練使用人次也排名倒數第二;市府應加速推廣建置並加強民衆訓練。(陳世宗攝)

天氣開始變冷,全臺也出現心血管疾病猝死案例,爲提升救護效能,市議員賴佳微、江肇國、周永鴻等18日質詢,指臺中市AED數量不但六都最少,市民訓練使用人次也排名倒數第二,市府應加速推廣建置並加強民衆訓練。衛生局長曾梓展說,明年會加強八大場域、公司行號推廣設置,並且落實AED和CPR急救教育。

落實急救教育

賴佳微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每年約有2萬人在送到醫院前心跳停止;國外研究也顯示,若患者心跳停止1分鐘內馬上電擊,心跳回復機率高達9成,這時候就需要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讓患者到醫院前有機會恢復正常狀態。

賴佳微說,2020年綜合統計比較,臺中市AED在每10萬人擁有數是44.8臺,臺北市平均每10萬人有85.9臺,臺中不僅六都最少,還差前五都非常多;根據六都去年AED及CPR宣導總人次統計,臺中是六都倒數第二,僅3萬6930人被宣導,雙北人次皆破10萬,差距相當大。

賴佳微呼籲,市府應加速盤點各單位還沒建置的空間,針對法規內需建置AED的八大公共場所也需檢視是否充分,並提供誘因鼓勵民間企業達一定規模者也應來設置。除提高AED安裝密度,更要加強對市民操作AED訓練,健全臺中緊急救援體系。

提高安裝密度

曾梓展表示,經查衛福部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截至今年11月18日止,臺中公共場所登錄AED共1324臺,達每10萬人口47臺、爲六都第三。臺中市依規應設置AED的八大類公共場所共435處均完成設置,目前29個行政區皆有設置AED。

衛生局強調,爲提升市民CPR及AED相關知能,將持續增加教育訓練與宣導場次,並與消防局合作宣傳;讓更多民衆在黃金時間內被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