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太陽餅 傳統PK創新

(記者盧素梅攝)

在太陽花學運風潮中,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一句「我的太陽餅被偷吃了」,讓「嘉味軒」太陽餅一夜成名,天天大排長龍、供不應求,連帶地也帶動臺中市的太陽餅商機,保守估計成長約3成;還有,拜學運之賜,太陽餅客源增加了很多年輕面孔。

太陽餅是臺中名產,自50年代魏清海(阿明師)創造了太陽餅後,到臺中的旅客幾乎都會人手一盒太陽餅,那獨特的麥芽內餡與餅香,堪稱是臺中名產的傳奇之一。

近年隨着大量陸客來臺,太陽餅與鳳梨酥成爲暢銷伴手禮,帶動另一波商機。臺中市政府宣稱,太陽餅每年有11億元的商機。

因爲太陽餅名氣太響,以至於模仿者衆,除一級戰區自由路外,幾乎整條中港路都有人在賣。由於競爭激烈利潤降,倒閉的時有所聞,全盛時期臺中有近800家太陽餅店,到現在只剩200多家。

模仿者衆廝殺慘烈

2012年5月,自由路23號太陽堂老店,因家族無人接手而吹熄燈號,震驚全臺;太陽餅祖師爺「阿明師」的第三代傳人魏郁奇,去年也因貸款問題自殺身亡,凸顯太陽餅廝殺之慘烈。

阿明師太陽餅店負責人林祺海指出,太陽餅製作技術不難,不少制餅業者及師傅也紛紛投入,更有專門以OEM(委託代工)生產的工廠。

業者爲求生存,削價競爭,甚至推出「買一送一」優惠;加上近年來原物料價漲了許多,部分業者偷工減料因應,也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林祺海說,在200多家店鋪的競爭下,只賣太陽餅一項,根本無法存活,因而他的店鋪開發出老婆餅、松子酥、鳳梨酥等30多項產品。

對於太陽花學運掀起的這波太陽餅商機,林祺海指出,熱潮會過去,最後還是得迴歸太陽餅的品質。

創新行銷異軍突起

由於過多商家投入,太陽餅變成沒有差異化的一般商品,讓這項傳統糕點面臨危機。臺中「日出集團」,一個原本只是販售乳酪蛋糕的小店,在加入「包裝」、「品牌」的行銷策略下,搖身一變,成了「文創產業」的經典案例,並創下驚人的業績。

日出旗艦店如同華麗的圖書館,架上一本本書籍,打開來都是精緻的糕餅。雖然日出的太陽餅單價比同業貴近1倍,但是標榜低糖、低卡路里以及天然奶油,吃起來健康、無負擔,加上創意包裝,仍吸引不少年輕人光顧。

不管是傳統口味的太陽餅,蕭家淇所偏愛、改良過帶有奶油味的「嘉味軒」太陽餅,還是充滿創意的「日出」太陽餅,都承載着臺灣人對於太陽餅的記憶,繼續把太陽餅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