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跨境支付 數位人民幣嘗試「走出去」

圖爲大陸工作人員在首屆全球數位貿易博覽會上展示數位人民幣的應用場景。(摘自新華社)

大陸「數位人民幣」不只前景夯,如今更嘗試「走出去」。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參與在內等20多家銀行所參與多邊央行數位貨幣橋專案,進一步探索數位人民幣跨境支付能力,也有助於也有利通過數位人民幣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澎湃新聞報導,在國際方面,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聯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以及阿聯酋中央銀行積極開展多邊央行數位貨幣橋專案。

報導稱,2022年8月15日至9月23日,來自前述四個國家或地區的20家商業銀行參與爲期六個星期的試行。這是至今爲止規模最大的跨境央行數位貨幣試行測試,主要利用「貨幣橋」項目平臺,進行超過160筆跨境支付和外匯兌換同步交收業務,結算金額摺合人民幣逾1.5億元。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向澎湃新聞表示,大陸央行數位貨幣(CBDC)是一個新生事物,中國在這個領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具備先發優勢。數位人民幣的最大潛在優勢,在於可以與智慧合約配合應用,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胡捷指出,「貨幣橋」項目能夠提升數位人民幣的影響力,發揮數位人民幣的經驗和技術優勢。該項目不僅反映數位人民幣將走出國門,將承擔跨境貿易和資金結算的重要工具,對於國家監管跨境資金流動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利於通過數位人民幣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推動一帶一路資金流的數位化進程,在貨幣的網際空間,爲人民幣的影響力擴大和提升人民幣在國際金融體系的參與度上有着重大意義。

胡捷認爲,貨幣橋是未來世界各國的金融系統對接數位人民幣系統的中間平臺,是數位人民幣走向世界的橋樑。積極研究和開發一個合理和適用的技術平臺,對於數位人民幣贏得世界各國金融機構、商家和消費者的接納,是必不可少的底層基礎。目前,國際清算銀行積極支援中國和其他三個國家、地區共建貨幣橋,期望中國在這方面的工作爲全世界探索CBDC提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