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多1胎加1萬 去年12月25日後出生適用

桃園市長張善政「多1胎加1萬」政見,18日市政會議拍板定案,將回溯至上任首日出生的新生兒。(蔡依珍攝)

桃園市長張善政「多1胎加1萬」政見,18日拍板,將回溯至上任首日,只要在去年12月25日後出生的新生兒,都適用生育津貼新制,第1胎照舊獎3萬、第2胎加碼到4萬元、第3胎以上都是5萬元,多胞胎每名額外加碼1萬元,最快2月15日撥款,如有差額也會一併補發,估計約要增加1.16億,將辦理墊付支應。

張善政說,市府爲鼓勵生育第2、3胎,推出生育津貼加碼新制「多1胎加1萬」,期盼給予年輕家庭更多支持,他請社會局儘速修正「桃園市生育津貼發放作業要點」,及早完成行政作業,以利政策順利推行,預算不足部分將提交議會辦理墊付。

社會局長陳寶民表示,桃園過去生育津貼每胎3萬元,雙胞胎每名3.5萬、三胞胎每名4.5萬元,近年桃園平均都有逾2萬名新生兒出生設籍,市民平均年齡僅40.93歲,是六都中最年輕的城市,去年桃園生育率仍爲六都之冠,但也呈現下降趨勢,僅剩約1.8萬名新生兒,希望「多1胎加1萬」加碼政策能提高生育率。

陳寶民說,生育新制第1胎維持補助3萬元、第2胎提高到4萬元、第3胎以上提高到5萬元,若爲雙胞胎或三胞胎,每名額外加碼1萬元。凡父母其中一方設籍桃園滿1年,且新生兒於2022年12月25日(含當日)後出生,並初設戶籍在桃園者,都適用「多1胎加1萬」。

社會局兒童托育科指出,統計過去5年新生兒,以第1胎最多、約佔52%,第2胎約36%,第3胎約9%,估計今年約有1.7萬名新生兒,再用過去平均5年胎次比率推估,約要在今年已編列的5億預算外,再增加1億1600萬元。目前加緊作業中,預計2月中旬就能撥款,若已領取者,有差額也將一併補發。

張善政說,桃園是全國最大的工業聚落,每年工業產值全臺第1,遠超過竹科年產值,然而部分勞工及市民的待遇卻不及科技業,在爲桃園工業產值喝采的同時,也要爲桃園勞工和市民的辛勞加油打氣。他強調上任來已陸續推出四節敬老金加碼不排富、免費營養午餐、大班免學費、生育津貼等新措施,要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同時減輕家長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