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性平好聲音」 打造高齡者專屬性平歌唱舞臺

爲將性別平等觀念融入長輩日常生活中,讓長輩有學習性平新知、展現自我及社會參與的機會,桃園市政府社會局今天在桃園市府綜合會議廳舉辦「性平好聲音」K歌比賽。(桃園市社會局提供)

爲將性別平等觀念融入長輩日常生活中,讓長輩有學習性平新知、展現自我及社會參與的機會,桃園市政府社會局今天在桃園市府綜合會議廳舉辦「性平好聲音」K歌比賽,打造高齡者專屬性平歌唱舞臺。

社會局自2020年起全國首創,今年第三度舉辦「性平好聲音~歌唱錦標賽」,創意十足、迴響熱烈,活動由市府副秘書長賴淑華、社會局局長陳寶民、性別平等辦公室執行長劉怡伶爲活動揭開序幕。賴淑華分享,市府近年來推廣許多高齡化的措施,而今日的活動極具性平意義,並從自身經驗分享翻轉「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應該要由家庭做起,也期許長輩在歡唱之餘,也動動腦思考歌曲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在歌聲中認識性平、學習性平、愛上性平!

行政院性平會委員黃瑞汝分享今年舉辦的活動,有三大特色,第一是透過生活化用歌聲點亮性平;第二是系統化將性平歌曲解說製作成影片擴大宣傳;第三是培訓CEDAW種子將性平觀念傳入社區。

陳寶民表示,今年《性平好聲音》K歌比賽海選報名踊躍,由桃園市13區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社區發展協會、樂齡學習中心等團體推薦65歲以上長者共35位報名。長輩擇定歌曲後須撰寫性平心得,說明歌曲與性別平等之關聯,最終擇性平心得分數最優的15名進入決賽,勉勵參賽者入圍即得獎,值得讚許!社會局也將持續努力推動性別平等及高齡化服務。

透過最受銀髮族歡迎的卡拉OK歡唱比賽,參賽者發揮老歌新解的性平意識。在經典歌曲中,可以發現存在着許多傳統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如《幸福的嫁妝》描述女孩子出嫁的心聲,即將離開原生家庭,心中滿是不捨、擔憂與無奈;《家後》點出傳統社會女性「以夫爲天」任勞任怨;《阿母的手》述說着過往女性承擔家務與照顧重擔。

今日最高齡88歲的曾文煌參賽長輩演唱經典歌曲《南都夜曲》,演唱完歌曲後,曾爺爺在臺上及受訪時鏗鏘有力道出:「這首歌表達早期女性在愛情中,總是壓抑保守、內斂含蓄、委屈等……其實,女性在戀愛時可以更加積極主動,不受限於性別刻板印象,現在就是性別平等的社會!」

最終比賽由蘆竹區蘆興社區發展協會曾文煌演唱《南都夜曲》獲得第一名;八德區明仁社區發展協會李春源演唱《媽媽的皺紋》獲得第二名;中壢區五福社區發展協會陳素貞演唱《幸福的嫁妝》獲得第三名。

除透過「性平好聲音」K歌比賽傳達性別平等觀念之外,今年度社會局爲擴大性平宣導效益,讓性平觀念宅配到家,經過紮實的4堂培力營訓練、筆試、試講及6場社區實習宣導後,共計培訓34位CEDAW宣導種子,並於今日頒發CEDAW宣導種子結業證書,期盼這羣性平生力軍能從一顆顆未發芽的種子,透過不斷耕耘、培養,成長茁壯成一棵茂盛的大樹,並綻放性平的光芒,將正確的性平觀念,散播到每個角落落地開花,讓性平飛越桃園,共同打造一座性別友善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