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日本科學家發現防農作物蟲害新方法

日本科學家發現防農作物蟲害新方法    王鑫方  防蟲網是保護作物和減少使用殺蟲劑的一種手段,常見的有白色或黑色。日本一項新研究發現,將防蟲網換成紅色,可顯著增強對常見害蟲蔥薊馬的防蟲效果、大幅減少農藥用量,還間接產生其他益處。  據日本東京大學網站14日介紹,這項研究由東京大學聯合京都府農業、林業和漁業中心共同開展,測試了不同孔眼大小的紅色、白色、黑色以及紅白相間、紅黑相間和黑白相間的混色防蟲網在實驗室和大蔥種植地的防蟲效果。  結果顯示,純紅色網效果明顯優於其他顏色,而防蟲網只要帶紅色,其效果就優於黑色或白色網。  在田間測試中,部分或全部被純紅色網覆蓋的田地所需殺蟲劑比沒有覆蓋防蟲網的田地少25%至50%。  蔥薊馬分佈遍及全球,是一種以吸取植物汁液爲生的昆蟲,體長通常只有1至2毫米。它不僅危害農作物,還會傳播植物病毒,對殺蟲劑具有高度抗藥性。目前已記載的寄主植物超過150種,包括大蔥、洋蔥、黃瓜、甘藍等多種蔬菜和棉花、菸草等作物。罩在這些作物上方的防蟲網如同蚊帳,可從物理層面阻擋蔥薊馬。  先前人們普遍認爲,防蟲網效果與孔眼有關,孔眼越小,效果越好。然而,這項研究顯示,相較於孔眼大小,網的顏色可能更重要。  東京大學農業與生命科學研究生院教授霜田政美說,測試中,孔眼尺寸大於蔥薊馬的紅色網反而比孔眼小的黑色或白色網更有效。這是因爲多數昆蟲的眼睛裡缺少紅光感受器,難以察覺到紅色,結果對紅色不夠敏感,在紅色區域的活躍度明顯降低。其實,研究人員早在2015年就發現,作物受到紅光照射時,蔥薊馬密度會下降。不過,當時人們沒有把這一發現與蟲害防治聯繫起來。  研究人員介紹,由於不完全依賴孔眼大小防蟲,紅色網可以有更大的孔眼,從而產生諸多益處。比如,能夠提高透氣性,使作物接受更多日光照射,降低真菌感染風險,而網內空間因空氣流動增多,溫度不會過高,農民工作起來也更舒適。  霜田指出,相較於殺蟲劑,紅色防蟲網比較貴,但能使用多年,且可省下不少農藥錢,因此,綜合考量的話其實更經濟。他希望今後能研製出“看起來不算紅”但效果相當的防蟲網,“至少在人眼看來不算紅”,以期降低製造成本,提高耐用性。  相關論文刊載於英國《科學報告》期刊。(完)(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