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溼冷...OL連嗑一週火鍋 竟吃到「糖尿病」上身!

天氣溼冷!一名OL連嗑一週火鍋,竟吃到罹患「糖尿病」。(圖/記者林世文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一名38歲上班族,最近常感到頭暈疲勞及手腳痠麻,一開始認爲只是天氣變冷工作勞累造成,就醫抽血檢測空腹血糖已達糖尿病標準,三酸甘油脂正常值的四倍以上,問診才發現她近一週幾乎每天都食用方便料理又可暖身的火鍋,但沒想到這樣吃了一週後,抽血指數竟會變得如此異常。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鈞鎧表示,當血糖及血脂過高時,容易使得血管狹窄,血液供應不足,造成身體容易疲倦,四肢循環不好,嚴重甚至會造成腦部心臟缺氧。而該案例自述,近日因天氣轉涼且陰雨連綿,加上平日工作忙碌時常加班,下班後就宅在家不想出門,吃火鍋吃了近一週,沒想到會有這麼大的影響。

張鈞鎧進一步說明,天氣一轉涼,許多老病人近來回診血糖、血壓、血脂等紛紛失控,更有許多新病人在此時被診斷出患有代謝症候羣、糖尿病、高血壓疾病。張鈞鎧提醒,火鍋是冬天最大的飲食敵人,沾醬佐料也是常被忽略的熱量來源,常使用的沙茶醬或麻醬都是以油脂及糖類爲主要組成,其實熱量都非常高。

▲醫師提醒,麻辣火鍋湯底熱量高,要儘量選擇清湯。(圖/達志示意圖

火鍋是冬天最受歡迎的食物,根據統計,臺灣每人平均一年至少吃15次火鍋,一年共吃掉三億鍋。火鍋的方便常讓人忽略隱藏陷阱。張鈞鎧指出,臺灣人吃火鍋首重湯底,經過食材烹煮後清湯都變濃湯,含高鈉、高油脂、高普林,攝取過多鈉易造成身體水分淤積,也易造成高血壓,高普林更是痛風發作主因

張鈞鎧提醒,火鍋湯底儘量選用清湯,利用蔬菜水果昆布,搭配小排雞肉去皮熬煮使用,儘量不喝煮過其他食材的湯、要減少沾料使用。食材要挑選瘦肉片、青菜菇類豆腐,避免加工餃類內臟,火鍋時常會搭配的麪條冬粉玉米馬鈴薯芋頭南瓜山藥等都屬於糖類,糖尿病病人一餐總量以不超過一碗爲主。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