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取經濟情勢報告 賴清德指示加強內需避免過度依賴出口

▲▼賴清德21日在院會中指示臺灣應避免過度依賴出口(圖/本報照)

記者張暐珩/臺北報導

國發會21日在院會報告「臺灣經濟情勢美國川普經貿政策動向影響」,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會後轉述,行政院長賴清德聽取完報告後裁示,雖然我國出口表現不錯,爲避免過度依賴,內需方面也要持續加強;未來希望包括前瞻計劃五加產業軍公教加薪因素,帶動國內景氣發展

主計總處8月預測106年經濟成長率爲2.11%,整體經濟景氣審慎樂觀。副院長施俊吉補充,全球經濟成長率約3%左右,應該持續加強,雖然樂觀的主要因素是出口表現頗佳,但因其理由主要來自國際景氣的帶動,仍有相當風險政府目標要持續放大,也要共同努力。在內需及外銷方面都應持續加強,才能讓經濟持續成長。

賴清德表示,在經濟推動政策方面,一,就促進內需的財政手段而言,已通過前瞻基礎建設,最近也通過軍公教明年調薪3%,企業界也已響應,這對促進消費帶動經濟成長都有幫助。二就是五加二產業創新計劃,對臺灣經濟的轉型或引導民間跟進也很有幫助。

三,在外銷手段方面,目前政府正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包括鄧振中政委外交部經濟部都持續推動,希望參與區域經濟,不管多邊或雙邊,我們都持續努力中。四、貨幣政策。美國聯準會宣佈要縮表,未來美元可望走強,相對臺灣貨幣就會貶值,對外銷來講是好的,但對內需可能是一個挑戰。整體來講,國際景氣在爬升,希望各部會所職掌事項,務必穩健推動,目標一定要達成。

不過,臺灣處在美中兩國貿易角力下,臺灣該如何因應?邱俊榮表示,短期對臺商有利也有弊,影響還需進一步研析。但我國首要目標將是要着重在如何擺脫中國大陸的追趕和威脅,創新產業正是爲了這個目標,臺灣低階生產可避免與中國重疊,讓臺灣的產業轉型更順利。施俊吉則提到,縮表的速度會比公佈速度快,這些問題都值得審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