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獨大辯論 學者猛轟法理臺獨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問臺灣有什麼是現在沒有,而獨立後才能要到?有何方式比現狀用中華民國憲法訴求更安全?(記者林永富攝)

總統府前副秘書長羅智強說,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這個中國是中華民國。(記者林永富攝)

唐獎教育基金會研究員宋承恩說,維持現狀是最穩定和平的兩岸相處方式。(記者林永富攝)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7日在一場統獨大辯論中提出疑問,獨派人士要的將來臺灣獨立與現狀有何不同?現在我們有自己的護照、自己總統自己選,有什麼現在要不到,一定需要法理獨立纔有?又有什麼獨立後纔有而現在要不到?「九二共識」也算是兩岸諒解各管各的,與現狀有何不同?如果說要獨立而選擇風險最小,有何方式比現狀用《中華民國憲法》更安全?

由臺灣思辯教育協會舉辦的統獨大辯論,邀請臺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王奕凱(獨派)、有外交官經驗的社會民主黨劉仕傑(偏獨派);與2位學者唐獎教育基金會研究員宋承恩、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及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參與,分別就自己的立場與學理法理上論述法理臺獨:應否修憲或制憲落實法理臺獨;及「九二共識」:是否接受一箇中國各自表述來論辯統獨問題。

獨派推公投 能拘束誰

廖元豪問說,訴求臺灣要獨立的人,要如何獨又爲何要獨?說是要讓臺灣人民有選擇的機會,要選擇什麼樣子的獨立?他說,臺灣現在已實際獨立,難道只有名稱要稱爲「臺灣共和國」纔是獨立?選擇程序上要如何選?是公投嗎?公投又要如何進行?公投結果能拘束誰?如果金門也投票要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需要臺灣本島人民來公投嗎?真是這樣豈不是對金門人是另一種壓迫?

統獨公投都通過 怎辦

宋承恩也說,依法理的現狀,事實就是我們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自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都如此。他還舉例說,大陸頻頻講「一箇中國」,但重要時刻又不承認,如給遭制裁的北韓運煤的船被抓到,美國說是中國船,大陸馬上說不是,是臺灣船,這個時候又不算是一箇中國了,大陸這種說法也算是一種兩國論。其實維持現狀是最穩定和平的兩岸相處方式。

對於王奕凱主張要讓臺灣人民有自己選擇的機會,以公投決定臺灣的統或獨,廖元豪反問,如果統與獨各提出公投,而且兩個案都通過怎麼辦?以目前公投門檻這麼低來說這是有可能的,像今年主張同婚與不贊成同婚都通過公投連署門檻,統獨公投也有可能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