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時間「長到哭出來」…他好奇日本人爲何忍得住? 網曝關鍵原因

▲行駛中的JR山手線。(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無論在日本生活旅行,一定會對通勤尖峰時間的「滿員電車奇景印象深刻。根據統計,日本全國上班族平均一天要花1小時19分鐘通勤,而東京上班族平均通勤時間則高達1小時42分鐘,有網友忍不住發問,爲何日本人普遍能忍受長時間通勤?

有網友在PTT上發問,日本上班族與學生通常一大早就要出門上班上課,在網路上看過有些人光是電車就要換乘好幾條路線,走上好幾公里的路程,通勤時間單趟最少40分鐘,一天來回花上3小時在通勤上的也大有人在,與臺灣社會習慣完全不同,不解爲何日本人能對通勤有這麼高的容忍度

網友則紛紛迴應說,對通勤容忍度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因爲城市規模大,加上住商分離,從住家公司勢必得花上不少通勤時間,再加上日本擁有汽車門檻高,且大衆交通工具準點率高,還可以利用時間在車上休息或閱讀。

另外也有網友揭曉一項「關鍵原因」,那就是日本公司通常會有交通費補助,自己不需要花錢在交通費上。網友紛紛說,「通勤有錢領,一小時算還好」、「坐地鐵再怎麼樣也比騎機車上班強,而且很多日本公司會出通勤費」、「交通費補助,上車電動手機睡覺,習慣就好」。不少網友也說,如果有補助通勤費的話,在臺灣通勤上班也可以接受。

根據日本NHK文化研究所發表的「國民生活時間」統計調查,日本上班族平均要花1小時19分鐘在通勤上,其中以東京首都圈的上班族通勤時間最常,每日通勤時間約1小時42分鐘;大阪上班族通勤時間則是1小時26分鐘,其他各大都市通勤時間也落在1小時9分鐘左右。

除了通勤時間長,日本「滿員電車」也是一大奇觀,鐵道公司甚至得僱用專門的「推手」,想辦法乘客「塞」進車廂中。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2018年發表的調查報告,東京31條地下鐵或JR電車路線中,有11條路線的「混雜率」在通勤尖峰時間屬「地獄等級」,包括東京地下鐵東西線199%、JR東日本總武緩行線197%,以及JR東日本橫須賀線196%等。

混雜率代表車內實際人數除以車內座位站位總和百分比,換句話說,混雜率100%代表每位乘客都能找到座位、拉環或是扶手使用。若混雜率達到180%,乘客必須扭曲身體人羣中尋找縫隙;200%代表車廂內非常擁擠,乘客已經無法取出報紙閱讀,只能閱讀小本書籍雜誌。若混雜率達到250%以上,乘客可能連手或身體都動不了,車廂搖晃時只能依靠其他乘客來維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