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自經區特別條例闖關 請別打假球

李武忠雲林縣農業處前處長。

時代力量高雄議員與韓市長,針對自經區答詢引發不同陣營攻防,而韓市長顯然並未瞭解自經區擬推動的內容外界的質疑,應該要趕緊補強。爲了高雄經濟發展需要,國民黨重新推動「自由貿易經濟特區特別條例」立法,遭到民進黨強力砲轟,以目前國民黨立委人數及缺乏戰鬥力,且論述缺乏強有力的說服力,想要讓該草案順利闖關,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難怪會遭外界質疑在打假球

自經區設立已經討論多時,外界也有相當多具建設性的意見,但是國民黨顯然並未虛心採納,還是一意孤行,根據報導目前國民黨提出的版本與過去該黨在執政時的主張大同小異,內容沒有實質改變,未能與時俱進遭批不用功

而民進黨反對設置自經區理由主要有三:一是臺灣已經是一個自由貿易國家,目前面臨數位經濟時代,沒有必要劃定經濟特區;二是自經區主要招商對象爲中國大陸,一旦設置自經區將讓臺灣經濟更加依賴中國大陸,對臺灣總體發展弊大於利,尤其在中美貿易戰當下,大量讓中貨進來,恐被美國視爲共犯加以抵制;三爲自經區容許進口外來農業物料參雜本國物料或附加價值超過35%,即可以「MIT(Made in Taiwan)」品牌出口,會讓中國大陸廉價的農漁產品進入自經區,經簡易加工或重新包裝後將MIC轉變爲MIT後外銷,部分也可能流入國內市場,將不利本土農漁產品的生存發展,畢竟將農漁業納入自經區,對從事第一線的農漁民沒有好處卻可能帶來傷害。

將農業加值納入自經區,究竟誰獲利,過去執政的國民黨希望「做大原有的餅」跟「創造新的餅」的說法,無法說服國內農漁民,纔會被當時在野的民進黨痛批是爲了財團,爲中國大陸被禁的830項農漁產品解套,進而輸掉2016的總統及立委選舉,現今的國民黨並沒有更高明的論述!

推動自經區,最大障礙在於自經區將使得中國大陸產品經臺灣轉口「洗產地」,掛上標籤銷往美國的質疑,如何讓國人釋疑,國民黨並沒有想好對策。爲此,應該將農業加值去除,避開國外廉價農漁產品進口轉外銷疑慮,改列「AI智造」既符合國家發展策略,也不失爲明智的做法!

高雄經濟悶很久了想起飛,設置自經區是否最佳選擇,可以公開來辯論,不應淪爲政黨角力籌碼,犧牲高雄市民的權益。而臺灣四面環海鎖國只會讓臺灣坐以待斃,唯有面向全球開放纔是正途,關鍵在於誰能引領檯灣走出去?凡有志於2020總統大位太陽們,與其自認是最佳人選,不如拿出具體振興臺灣經濟的藍圖,說服選民把票投給自己。至於謾罵、抹黑、造謠、恐嚇等負面選舉手法可以停止了!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爲讀者投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