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應對美第6代隱形戰機 陸空警3000預警機即將出臺

以中共運-20大型運輸機爲平臺的最新型空中預警機即將問世,它將大幅取代現役的空警-2000,型號可能編爲空警-3000。(圖/搜狐網)

數年來中共軍機在周邊海空域進行宣示性與警告性軍事威嚇行動愈來愈頻繁,這些空中巡航出現空中預警機的次數持續增加,顯示中共不僅積極增加預警機數量,其裝備升級的速度亦非常驚人。最近軍事觀察家從衛星照片中發現,一款傳言已久、以運-20大型運輸機爲平臺的最新型空中預警機即將問世,它將大幅取代現役的空警-2000,型號可能編爲空警-3000(KJ-3000)。

中共軍方對空中預警機的發展相當重視,稱其爲現代空軍的「空中指揮所」或是「戰力倍增器」,目前擁有的預警機數量亦高居全球第2,居於美國與日本之間,目前美、中、日3國擁有的預警機數量分別爲 104、45與21架,但這個數量不包括具有預警功能的直升機。

空警-200以運-8爲平臺、搭載外號「平衡木」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圖/新浪網)

整體而言,中國預警機雷達技術實力已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型號總數多達10種,主要型號有以運-8 爲平臺的空警-200、以伊爾-76爲平臺的空警-2000、以運-9爲平臺的空警-500,以及專供出口的ZDK-03 預警機與「絲路眼」預警機等等。其中空警-500是中國首次將數位式陣列雷達技術應用於預警機,這型預警機解除中共預警機技術落後於西方的焦慮,同時也進軍國際軍火市場,搭配殲-10C等戰機出口,吸引了不少第三世界國家客戶的注意力。

空警-3000將與空警-500(圖)形成遠近高低互補的形態。(圖/搜狐網)

雖然空警-500在增加空中加油能力後,整體性能已相當先進,但是它採用的運-9平臺飛行速度還是較慢,內部空間不大,搭載雷達天線尺寸也比較小,在面對具有電子戰能力或雷達隱形能力的戰機時,其預警能力將受到大幅壓縮。大型的預警機則有早期服役的空警-2000,數量較少,機身空間與天線尺寸則大得多。當新式的空警-3000服役後,空警-2000很自然會被取代,空警-3000將與空警-500形成遠近高低互補的形態。

不久前西方商業衛星拍攝到一張照片,據分析是中國相控陣雷達地面測試平臺,圖中能清楚看到3個不同大小和形狀的盤形雷達天線。若依天線設計特徵和尺寸推斷,最左邊的是空警-500固定式3面主動式相控陣雷達,最右邊的是出口型號ZDK- 03預警機的機械旋轉式兩側被動相控陣雷達。而中間的雷達天線就比較難以判斷。外型看起來類似ZDK-03的雙面陣列,但尺寸要大得多,亦非空警-2000的固定式3面主動式相控陣雷達。

國外商業衛星所拍攝到的大陸一處預警機雷達天線測試平臺,其中一座外形較陌生的雷達天線很可能是屬於空警-3000預警機。(圖/搜狐網)

軍事專家推測,它很可能就是空警-3000預警機的最新式雷達,它使用傳的圓形天線罩直徑佈局,放棄了空警-2000和空警-500所使用較爲成熟的3面陣列天線佈局,其目的是爲了將天線孔徑最大化,以提高雷達探測範圍和性能,目的是對抗敵方空中電子戰平臺或新的第6代隱形戰機。

近年來美國正在加速第6代隱形戰機研製進度,首架原型機可能會在2025-2030年間進行首飛,2030年代初期將形成初步作戰能力。這意味着2030年後,美軍的第6代隱形戰機、B-21隱形戰略轟炸機、無人隱形戰機將部署在戰場上。這些新一代戰機的隱形性能會比現有戰機有顯著提升,對預警機的偵測能力構成更大的挑戰。而空警-3000針對的目標,即是2030年代具有新一代隱形性能的戰機。

空警-2000預警機於2007年服役,至今已近20年,加上它當年改裝時使用的是二手的伊爾-76運輸機,機齡顯得更老。(圖/新浪網)

有些人質疑爲何空警-3000不使用以機身蒙皮爲基礎的共形天線,讓天線與飛機表面融爲一體,以獲得更大的天線孔徑與更佳的氣動性能。其實這項技術早已用於共軍的預警機上,但它的設計難度與製造成本都很高,加上對前方與後方探測性能較差,最後共形天線的設計只用在長航時的無人預警機上。

預警機的雷達天線爲獲得更大的孔徑而增加體積,加上機械式掃描旋轉機構,體積與重量大增。運-20平臺除了酬載能力更大,還採用先進的氣動佈局、主動控制技術和電傳操縱系統,飛行穩定性和性能更強,擁有更大空間,可以爲乘員與雷達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也能安裝更多的設備。預計它可能安裝10多個控制檯,可以同時爲20多架戰鬥機提供引導與指揮作戰。

運-20與空警-200、空警-2000並列停放進行測試,運-20做爲下一代空中預警機平臺已無懸念。(圖/新浪網)

空警-2000預警機於2007年服役,至今已近20年,而且它當年改裝時使用的是二手的伊爾-76運輸機,機齡顯得更老。2030年空警-2000逐步淘汰後,由空警-3000取代,意味着中共空軍在2030年後會形成空警-3000和升級版KJ-500高低預警機的組合,以應對新一代隱形戰機與電子戰技術所形成更加複雜的戰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