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裝藏病毒 陸禁上百外企進口

北京啓用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對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需上傳追溯數據,並落實電子追溯碼纔可銷售。(新華社

大陸近日頻在進口食品包裝檢測新冠病毒。爲防範新冠病毒因接觸傳播而於冬季死灰復燃,截至14日爲止,大陸海關總署已暫停陸企全球20國、百家以上發生員工染疫的外企進口貨品,並對進口食品開展溯源工作

在12日舉行的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記者會上,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表示,爲避免受病毒污染風險的食品輸入中國,已對發生員工確診的20個國家、共99家生產企業採取暫停進口措施,其中82家企業屬自動暫停。

由於大陸海關總署14日又抽測出自阿根廷進口的2批冷凍去骨牛肉產品外包裝含有新冠病毒。海關總署當日緊急宣佈,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阿根廷牛肉生產企業的進口申報4周;至此超過百家冷凍食品企業被禁止輸陸;海關總署並與有冷鏈食品輸華貿易的109國進行溝通磋商,一旦外企出現員工聚集性感染,產品即暫停輸陸。

自今年6月以來,北京、遼寧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廣東陝西江蘇等10多省,都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外包裝檢出病毒。

中國疾病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近日表示,新冠病毒可在冷鏈運輸存活好幾周。如果是在疫情高發地區污染的物品,包括食品或外包裝,經冷鏈運輸,可把病毒帶到非疫區,從而引起接觸傳播。

吳尊友提出做好冷鏈環節疫情防控的三大重點:一是對進口產品及外包裝進行抽樣檢測,即時發現污染食品;二是對冷鏈經營產業的工作環境,包括運輸車輛冷凍庫等,定期環境採樣;三是對冷鏈從業人員,要開展不少於每週一次的核酸篩查,即時發現、撲滅疫情。

大陸各地關口除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檢疫,還開始強化源頭管控,如四川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的四川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川冷鏈」,11月30日前,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入川首站企業,會全部納入追溯系統;12月30日前,四川的超市、餐飲企業冷鏈食品的生產經營皆會納入平臺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