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隧道症候羣發作 神經解套注射助緩解

腕隧道症候羣會使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有麻刺針扎感,圖爲情境照,非當事人。(亞大附醫提供/張亦惠臺中傳真)

40歲張女士是全職家庭主婦,最近右手常有嚴重麻刺感,就連晚上睡覺也常因刺麻而驚醒,導致睡眠品質不佳,就醫被診斷爲「腕隧道症候羣」,所幸轉介至復健科門診接受超音波神經解套注射治療,總算大幅緩解手麻症狀,找回一夜好眠。

腕隧道症候羣是指正中神經行經手腕時,被周圍腫脹增厚的肌腱軟組織等擠壓,造成神經支配的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有麻刺針扎感,嚴重時甚至會延伸至掌面、手背、手腕處。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徐瑋璟表示,疫情期間在家用餐居多,掌廚的媽媽工作量大增,慣用手過度操勞下,容易造成腕隧道症候羣發作。

患者張媽媽說,只要使用右手腕工作就會有一股麻刺感,握鍋鏟、騎機車時症狀更是嚴重,不僅影響工作,就連晚上也會因爲疼痛而睡不好。

徐瑋璟表示,由於手腕的慣性屈曲,晚上會更加痠痛麻木,手指活動一陣子後就會稍微緩解,但若沒妥善治療,疼痛感會牽連到手臂,手指靈活度也會受影響,甚至大姆指內側的肌肉會萎縮而變得扁平。

他建議,患者就醫診斷後,若症狀輕微,可使用口服藥物,搭配物理治療、穿戴副木,加上適當的伸展運動等方法緩解;若麻刺扎針感已影響日常工作或睡眠,便建議接受超音波神經解套注射,以張媽媽爲例,透過注射葡萄糖溶液將神經周圍沾黏擠壓處打開,經過3次療程,症狀已大幅緩解。

徐瑋璟提醒,腕隧道症候羣常和脊椎相關疾病患者,或是周邊神經病變混淆,民衆若出現相關症狀,必須由專業醫師評估後討論合適的治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