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解塞車問題 星擬禁新私家車落地

法新社(AFP)報導新加坡爲維護國內交通秩序又再出奇招,官方近期宣佈,從明年(2018)起,將逐步禁止新的私家車登記落地,但巴士貨車則不在此限制內,欲藉此控管逐年上升的私家車數量,避免讓新加坡國內的道路交通呈現過度擁擠的局面。事實上,身爲城市國家的新加坡,不僅多年祭出車牌限流制度,更以高價限額方式,降低民衆購買的意願,在購車前都必須先申請「許可」,一張十年期的許可要價5萬新幣(約111萬臺幣),讓私家車成本大大上漲。

除了購車許可外,媒體調查後發現,在新加坡購買常見家用轎車,如以豐田Corolla Altis爲例,車輛售價竟高達11.1萬新幣(約246.4萬臺幣),若加上官方許可文件規費同款車的售價是美國本土的四倍之多。全新加坡共有560萬名居民,截至去年底的統計資料顯示,即使祭出以價制量政策全境仍有60多萬輛私家用車,讓土地道路容量本就吃緊的星國,被迫提出更嚴格的禁令因應

新加坡道路運輸署表示,由於私家車增長速度過快,全國已有約12%的道路,面臨最大流量極限值,限制私家車是不得已之舉。但星國政府承諾,未來五年內將砸下280億新幣(約6,214.5億臺幣)擴大公衆交通,尤其是倍受當地居民詬病捷運系統,讓無車可買的民衆,來年所受影響能降到最低。看到新加坡如此管制,同樣經常面臨塞車困擾的臺灣,又該如何從中學習,以求真正改善交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