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能否換髮 端看取信於民

內政部徐國勇昨陪同總統英文三峽紫微天后宮參拜,他表示,行政院蘇貞昌昨已指示暫緩施行新式數位身分證。(蔡雯如攝)

政府推動的新式數位身分證New eID原定本月試辦、7月全面換髮,但試辦戛然而止、全面換髮遙遙無期。蘇揆宣佈暫緩推動,看來是緩兵之計,未來能否換髮,端看政府能否取信於民。

國發規劃智慧政府,當中New eID遭批閉門造車,計劃一出,人權團體資安專家大力反彈,執行機關內政部慘淪箭靶。歸納民間團體主張,包括政府未立專法,光憑《戶籍法》授權、《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制發相片影像檔建置管理辦法》等法規無法確保資安無虞。民間並以德國爲例,強調專法明確規範數位身分證驗證、資安、儲存,並定有罰則臺灣則付之闕如

資安專家並表示,我國資安保護不足,New eID形同超級鑰匙,可能成爲被攻擊對象表面上透過資訊整合,可提供民衆洽公「一站式服務」便利,但相關數位足跡也可能成爲政府,尤其是獨裁者掌握人民隱私的工具

政院說全球已有128國使用晶片或數位身分證,且臺灣使用晶片健保卡護照已經多年,民衆應可放心。但問題是,外國國情與臺灣不同,有的國家沒有身分證字號,有的國家另有專責機構負責,情況不宜混爲一談。

行政院長蘇貞昌尚在承受開放萊豬進口衝擊於今之計,能拆解一顆民意炸彈,就趕緊拆解。民間對數位身分證的疑慮,已從人權會擴大到學界、同黨立委連蔡英文總統都請政院「審慎推動」,氣氛如此,暫緩是上策。何時再推?除了要在法制下功夫,或者說,留待下任閣揆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