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母奶遭遇漲奶、乳房疼痛、乳腺炎...逾五成媽媽因此中斷哺乳

醫師提醒,哺母乳過程不要得失心太重初乳量少或擠不出來皆爲正常。(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許多懷孕媽媽瞭解母乳對寶寶的好,想要哺餵母乳,但是一項調查發現,哺乳過程當中出現乳房脹奶、疼痛、甚至乳腺感染髮炎等問題讓人難耐,也讓五成三媽媽甚至因此中斷哺乳。醫師指出,乳腺炎主要原因包含阻塞以及細菌感染,像是沒有定期把母乳排出、壓迫乳腺、親喂姿勢不正確等都可能影響,其實哺餵母乳本就不容易,多次嘗試就能慢慢掌握正確哺乳技巧

婦產科醫師楊於萱表示,乳腺阻塞的原因很多,例如沒有按時把乳汁排空引起的塞奶,有時候外力因素影響,如擠奶器不正確擠壓乳腺或者親喂的時候姿勢不正確,乳頭又出現破皮或者傷口,很可能讓細菌從表皮進入乳腺,引發後續發炎問題。

另一方面,國外研究發現,乳腺並非無菌環境,相反的乳腺中有許多菌種,如果哺乳媽媽本身狀況較差,又因乳房受傷、塞奶等因素,發生乳房疼痛、乳腺炎等症狀,其中一個原因常是由於金黃色葡萄球菌在乳腺增生而感到疼痛。

楊於萱建議,而哺乳階段媽媽們要注意充足的水分攝取、多休息、按時哺餵母乳或擠乳,不讓乳汁堆積在乳房中,若發現塞奶硬塊即時處理,親喂或溫柔手擠乳的方式緩緩將乳汁排出,避免乳汁在乳腺中淤積過久,導致乳腺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增生,增加乳腺感染髮炎的機率。若遭遇乳房疼痛可先尋求專業醫師協助,疏通乳腺,或者確認發炎給予抗生素根治細菌感染。

另也提醒,多數媽媽們在剛開始哺餵母乳時抱有高度期待,但哺餵母乳絕非易事,建議媽媽們在孕晚期就開始多方關注母乳哺餵的相關知識,生產前就先進行乳房清潔、輕輕按摩刺激乳房,以便生產後可與寶寶進行早期接觸,寶寶剛出生時可將嘗試親喂,提早掌握正確的哺乳技巧,有必要可尋求正確專業的醫療人員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