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天天耳朵上戴着AirPods

環顧四周,你可能會發現好幾副AirPods。

不知從何時開始,AirPods佔據了我們的生活。地鐵上的陌生人、自習室的同學、隔壁工位的同事,越來越多的人戴上了AirPods。

而且更爲神奇的是,他們似乎從沒摘下過AirPods。

爲什麼他們一整天都在戴AirPods?他們不嫌累嗎?

AirPods,戴上就忘

別說,他們還真不嫌累。

AirPods的輕若無物,以及半開放式設計,都讓它的佩戴體驗極其舒適。

有人在網上發帖,說有一天忽然感覺自己耳朵有點癢,他把手伸到耳朵裡,才發現裡面是他的AirPods,他完全忘記自己還戴着AirPods了。

二十年前,人們偶然會發生戴着眼鏡找眼鏡的搞笑行爲,十年前,人們打着電話找手機,而現在,人們戴着AirPods找耳機。

所以,很多人能戴一整天AirPods,不是爲了聽什麼,他們只是單純的忘記摘了。

至於AirPods突然間到處都是,不怪你不仔細,實在是因爲,它太不顯眼了。

不同於那些印着大LOGO的耳機,AirPods造型簡潔,沒有LOGO。它不會張揚地宣告自己的存在,也不會像首飾一樣閃閃發光。

AirPods系列以小巧精緻的設計深得民心 / unsplash

戴着AirPods的人,註定與那些刻意裝逼的人不走一路。

AirPods意味着品味,優雅,和低調。它的蘋果屬性,以及吊打同屆的硬實力,讓它迅速征服了年輕人。

在蘋果公司2018年一季度的可穿戴設備類別中,AirPods同比增長60%,足以看出其受歡迎程度。

而且,無論在哪個時代,誰征服了年輕人,誰就征服了世界。互聯網的存在,更是爲AirPods的流行加了把火。

沒有AirPods的人,靠梗圖聊做安慰。

而擁有AirPods的人,無不震驚於它的體驗。他們迫切希望別人知道AirPods有多好用,熱情甚至超過了傳教。

在愛情中,你只要勇敢一次,一切就都不一樣了。而在生活中,你只要戴上一次AirPods,一切也會不一樣。

有人靠拍AirPods搞笑視頻收穫百萬點擊,也有人買了幾十副AirPods,送給仍然在戴有線耳機的潛在信徒們。

有人只是想拍個vlog,卻意外種草了AirPods。有研究調查了vlog博主對AirPods 2的宣傳作用,結果發現,vlog博主的專業知識、感知享受和消費者的態度,直接預測了消費者對AirPods 2的購買意向[1]。

B站中關於AirPods的測評,開箱,使用攻略等視頻播放量極高 / B站截圖

而一旦你成爲AirPods大軍的一員,你的地位就不一樣了。有AirPods的前輩,會像女王加冕一般,神聖而莊重地歡迎新人加入。

有了AirPods,你會隨時隨地想黏着它。青年們不能失去AirPods,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充電的短暫時間,他們度日如年;充電完成的瞬間,他們如獲新生。

但很可惜,魚和熊掌不能兼得,AirPods同樣如此。它戴起來很舒服,也很容易丟。

AirPods的生命週期通常較短,在世事變遷極快的現代,一年的時間,足以讓你丟掉一副全新的AirPods。

你也可以努力面對現實,重組家庭。豆瓣有4個AirPods交流小組,爲那些因意外而離異的AirPods家庭提供相親機會。

不要以爲AirPods只是年輕人的玩物,有人在豆瓣發帖,說自己的老爸拿到AirPods之後,引得小區裡一衆大爺大媽紛紛效仿,都想讓孩子給買。

這也讓一些消失在歷史中的東西重回現實,AirPods出現以後,中年人的腰帶又有了用處。BB機泉下有知,應該也會感到欣慰。當初皮帶上的位置,終於後繼有人。

不過有得必有失,AirPods讓你獲得了別人羨慕的目光,也可能會產生一些誤會。

在某些人眼裡,AirPods和助聽器劃上了等號。因爲他每次和戴AirPods的人說話,總是要說好幾次,對方纔反應過來:“啊?你剛說啥?”

但是別誤會,除了AirPods Pro,其他的AirPods隔音性沒那麼強,他們不是聽不見。可能只是單純地,不想和你說話罷了。

AirPods:離我遠點

是的,AirPods還可以幫你告訴別人:我現在不想聊天。

有人發推,“如果你看到我戴着AirPods,那你還跟我搭什麼話?”這條推文獲得了8.8萬個贊,以及2萬轉發。

這說明在人們心裡,戴着AirPods=不想說話,就像地鐵裡不能外放短視頻,應該成爲新時代的社會規範,至少是常識。

這讓AirPods成爲了社恐的最大幫手。

現代年輕人幾乎人均“社恐”,在心理學上,這種迴避社交的狀況屬於“社交焦慮障礙”。

根據《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中對“社交焦慮障礙”的診斷標準,社恐會對社交感到害怕,主動迴避社交情況,並且會產生各種焦慮[2]。

雖然大部分人的程度較輕,達不到真正的社恐,但是他們對社交的焦慮也是存在的。

對他們來說,如何儘可能省事地避免與人交談,是一門研究。有人戴口罩,有人戴墨鏡,有人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而現在,不用這麼麻煩,只需要戴上AirPods,你就獲得了社交的免死金牌。

上了出租車,你可能不想和司機說話,但沒事情做,不自覺就要聊起來。而現在,AirPods拯救了你,你什麼都不用做,只要不把耳機摘下來就行了。

戴上AirPods,能夠幫助你在無聲中傳遞拒絕信號 / pexels

戴着 AirPods 耳機穿過校園,可以讓你與人們保持一定距離。有人接受採訪說“如果你沒有心情和別人說話,或者你很着急去做什麼,那AirPods會給別人一個視覺信號。”

當你步入商店,不想應付極致熱情的導購,你也只需戴上AirPods。只要戴着它,海底撈的小哥也要知難而退。

除了社交,在工作中AirPods也妙用無窮,比如摸魚。

亞特蘭大一家廣告公司Moxie的創意總監休斯頓•梅表示: “戴着AirPods會讓你看起來像是真的在埋頭工作”[3]。

當你戴着AirPods時,看起來可能在說重要的事情,這能讓你在辦公室裡更加自在。誰知道你是在聽音樂,還是在和客戶打電話呢?你的同事和領導可不知道。

當然,AirPods也不只是用來摸魚,如果你想,它也能增加你的工作效率。

有實驗在教學場景中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結果發現學生的笑容和學習效率都因音樂而增加,老師的反饋同樣證實了這一點[4]。

還有研究對軟件開發者進行了測試,對比了他們聽音樂和不聽音樂時的工作產出。結果顯示,聽音樂時,他們的工作質量更高,完成任務需要的時間更短,心情也更好[5]。

多項科學研究顯示,聽音樂是人們調節情緒的重要方法之一,且它對幸福感和積極的心理都非常有效[6]。它還能讓顯著減少你的壓力和焦慮[7]。

再加上現在開放式工位越來越多,人們不得不面對嘈雜的辦公環境。這個時候,能讓你舒適地享受音樂的AirPods,就成了打工人的必備物品。

戴上airpods,可以等於更好地摸魚+高效地工作 / unsplash

如果你不想聽音樂,那還有降噪款AirPods Pro。有人表示,AirPods Pro讓他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8]。

心流是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一種專注於正在實施的某種行爲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8]。

就像藝術家在盡情投入創作一樣,在這個狀態時,人們通常效率極高,且不願被打擾。

沉浸在這種狀態中,可以使人更高效地創造和工作。

不過,AirPods的這麼多好處,也不是全靠AirPods自己。更深層的原因,來自它背後的那個名字,蘋果。

蘋果,早已在不經意間改變了你的習慣

事實上,AirPods並不是在一開始就如此受人認可。在蘋果剛公佈AirPods的消息時,人們普遍不看好這個產品。

有人覺得這就是偷懶,不就是把耳機的線剪掉了嗎?

有人覺得這玩意看着就容易丟,到最後還是得買個線防丟,那簡直比有線耳機還蠢。

剛發售時,結果也確實沒那麼好,但很快,人們就感覺到了AirPods的厲害。

普通耳機戴上,要按鍵打開,然後等待一秒鐘,聽到“滴”的一聲才能確定。而AirPods,你只要戴上,就能在四分之一秒內配對,無需任何多餘操作。

更別提自研芯片帶來的摘掉就自動暫停的功能,這是習慣了有線耳機加手動操作的人所無法想象的。

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它能在iPhone和iPad、Mac之間自由切換,智能自動跟隨。

如果用其他耳機,當你換個設備可能就會摘下耳機,但蘋果,讓你無縫銜接,再不用摘。它用AirPods,培養出了“不摘耳機”的習慣。

高效的連接設置,給我們更好的使用體驗 / unsplash

這些創新而優秀的功能,讓AirPods很快統治了市場。

Strategy Analytics的一份報告顯示,AirPods在2019年銷量近6000萬副,佔全球真無線藍牙耳機銷量的50%以上,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小米和三星,市場份額均不到10%。從營收上來看,AirPods的收入佔到了全球真無線藍牙耳機耳機銷售總額的七成以上[9]。

當然,沒有iPhone、iPad、Mac打下的基礎,AirPods也不會這麼火。蘋果最新的產品,從iPhone7到13,到iPad,都沒有耳機插口,這就是蘋果在鼓勵購買無線 AirPods。

這正是蘋果最擅長的地方。

喬布斯很早就決定,要走軟硬件結合的路線。他希望產品之間能夠相互結合,相互聯動,從iPod和麥金塔,再到iPhone、iPad、Mac全家桶,蘋果一直都做到了上手容易、使用舒適,以及用戶第一。

有多少人購買蘋果,是因爲它的全套智能生態 / unsplash

人們本來沒有使用觸屏手機的習慣,在iPhone之前,人們習慣的是9宮格,習慣的是卡頓,清內存。而iPhone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你開始習慣觸屏,習慣用Home鍵返回,習慣同時開多個軟件不清內存。

這是件很自然的事,人們天生就願意使用簡單好用的工具。

後來你買了iPad,開始在牀上看劇,開始不帶電腦上課,後來到iPad+Apple Pencil成爲考研黨指定學習工具,以及其他人的愛奇藝啓動器。

從你習慣用鼠標,到習慣用Mac的觸控板,習慣筆記本的輕薄。

從你習慣帶U盤,到手機和電腦之間無縫互通,不再拷貝文件和照片。

這些,都是蘋果用創新產品培養出來的習慣。不摘AirPods,同樣如此。

在這個廠家們狂開發佈會,到處宣揚產品裡無用升級的年代,我懷念那個默默無聞,一鳴驚人的蘋果。

參考文獻

[1] Chen, X. (2019). Will I buy it?: The influence of vlogs on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 and engagement in Apple AirPods 2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Twente).

[2] Social Anxiety Institute. (2022). DSM-IV-R Definition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3] Dolan, R. (2022). Sorry, Pal, I Don’t Want to Talk: The Other Reason People Wear AirPods.

[4] Strachan, D. L. (2015). The space between the notes: The effects of background music on student focus.

[5] Lesiuk, T. (2005). The effect of music listening on work performance. Psychology of music, 33(2), 173-191.

[6] Skånland, M. S. (2013). Everyday music listening and affect regulation: The role of MP3 play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on health and well-being, 8(1), 20595.

[7] Groarke, J. M., Groarke, A., Hogan, M. J., Costello, L., & Lynch, D. (2020). Does listening to music regulate negative affect in a stressful situation?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self‐selected and researcher‐selected music using both silent and active controls. 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 12(2), 288-311.

[8] Adrian Hanft. (2022). AirPods Pro Can Help You Hack Your Brain

[9] Strategy Analytics. (2022). Apple AirPods and Totally Wireless Bluetooth Headset Sales Volumes So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