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大壩不是飛彈炸的?專家曝「從中間斷兩半」可能原因

烏克蘭南部新卡科夫卡(Nova Kakhovka)大壩6日被炸燬,衛星影像顯示,水壩從中間開始坍塌。(圖/美聯社、 Planet Labs PBC)

位在烏克蘭南部赫鬆州俄佔區的新卡科夫卡(Nova Kakhovka)大壩6日被炸燬後,烏克蘭及俄羅斯相互指責對方出手,不過工程及軍火專家認爲,用飛彈從外部轟炸,或是水壩年久失修自行倒塌都比較難解釋水壩全毀的情形,他們認爲比較可能的解釋是,水壩發生內部爆炸,導致斷成兩半後坍塌。

新卡科夫卡大壩6日被炸出大缺口後,滾滾洪水急泄而下,數小時內第聶伯河(Dnipro River)下游沿岸地區就淹成汪洋一片,衛星畫面也顯示,水壩幾乎全毀。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烏俄雙方相互究責,基輔稱,俄軍希望影響下游札波羅熱核電廠(Zaporizhzhia Nuclear Power Plant)運作,以阻撓烏克蘭發動反攻。

烏克蘭水力發電公司Ukrhydroenergo負責人西羅塔(Igor Syrota)稱,水壩及與水壩相連的發電站並非受到飛彈攻擊,因爲發電站是以能夠承受原子彈攻擊的標準打造,飛彈攻擊不會釀成發電站如今的毀損程度,「很明顯,站內發生了爆炸,發電站斷成兩半。」

畫面顯示,新卡科夫卡(Nova Kakhovka)大壩從中間斷裂。(圖/美聯社、 烏克蘭總統府)

■不是飛彈?水壩可能發生內部爆炸

專家們警告,目前可得的證據相當有限,不過他們認爲,站內發生爆炸是最有可能的解釋,當地居民也在網路上指出,6日凌晨2時50分水壩遭受破壞時,聽到了好大的爆炸聲響。

專家解釋,封閉空間內發生爆炸的破壞力最強,因爲能量全作用在周遭的結構上了。但即便如此,至少要數百磅炸藥才能炸開一座水壩,從外部投擲炸彈或射飛彈只能施展部分威力而已,需要很多倍的炸藥才能達到同樣效果。

新卡科夫卡(Nova Kakhovka)大壩6日被炸燬後,下游赫鬆汪洋一片,許多房舍淹到只剩屋頂。(圖/美聯社)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工程系教授及炸藥專家格魯馬克(Nick Glumac)說:「你會受到彈頭攜帶量的限制,就算是直接擊中也可能無法摧毀水壩。」

事實上經過一年多來的戰事摧殘,新卡科夫卡水壩已經多次受損,每一次雙方同樣指責對方蓄意轟炸,目前尚不清楚先前的受損是否導致水壩此次坍塌。

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工程系教授貝歇爾(Gregory B. Baecher)說,水壩絕對有可能倒塌,但他看到新卡科夫卡水壩被炸後的情況後驚呼:「老天,這看來非常可疑。」

《紐時》指出,8月一枚烏克蘭火箭擊中水壩上方的道路,11月俄軍過河時,一次爆炸摧毀部分道路,當時的畫面顯示,讓水通過的閘門有受損,不過沒有跡象顯示水壩下層結構也受損。

新卡科夫卡(Nova Kakhovka)大壩6日被炸燬後,下游赫鬆汪洋一片,許多房舍淹到只剩屋頂。(圖/美聯社)

■水壩自己坍塌?

另外隨着冬季融雪及春雨流入,5月初開始,水壩水位高漲,超過閘門,甚至淹過水壩建築頂部,上週的衛星畫面顯示,水壩上方有更多道路消失。

貝歇爾說,有些水壩確實會因爲異常大量的水流溢出而坍塌,但通常會從兩側開始崩落,不過新卡科夫卡大壩的情況卻是先從中間斷裂,斷裂處位在發電站旁,發電站連接俄軍佔領的河岸區域。起初水壩的兩側似乎完好,後續才逐漸坍塌。

貝歇爾說,制水閘門受損及高水位確實可能沖掉部分閘門,但預計不會對水壩構成太大規模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