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農耕玉米筍 黃偉哲大讚好甜

臺南市府推動無毒友善農耕市長黃偉哲(中)15日在青農泰安(左)的帶領下,體驗採摘無毒農耕的玉米筍。(劉秀芬攝)

臺南市府推動無毒友善農耕,全力跟青農協會配合,希望能把有機、無毒、保育、友善農作農場經營方式,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市長黃偉哲15日上午到官田區青農陳泰安的農田參觀,體驗採摘無毒農耕的玉米筍並品嚐,大讚好甜。

黃偉哲說,陳泰安爲了陪伴父母,放棄高薪工作回鄉從農,不僅對環境友善,拿到許多有機認證,爲保育水雉棲地做出重大貢獻。陳泰安原本科技新貴,因不捨年邁父母辛苦穿梭田間,2015年辭去高薪工作,返鄉接下農務,以「綠色保育標章理念耕作,以保護水雉爲初衷,申請慈心認證、綠保標章,不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維護農業生態平衡。

陳泰安有1公頃與昆蟲鳥類、保育類動物共享的「綠色保育田」,目前栽種新品種臺南19號稻米;另有0.8公頃農田於今年11月6日通過有機認證,園區農作物水果玉米、玉米筍,假日常有親子客體驗採收。

陳泰安說,有機友善耕作相較一般慣行農法,種植、採收、施肥等基本工作與開支差不多,但有機友善耕作得人工除草、抓害蟲,需要更多人力時間,但田間生態豐富,有各種蛙類、瓢蟲蜻蜓,更有水雉及許多鳥類覓食。

臺南市農業局長謝耀清表示,臺南目前有1562位新農人,返鄉青農放棄別人稱羨的工作和高薪,回鄉翻轉農業生態,是友善大地最大力量,希望大家支持小農「友善耕作農產品」,讓默默耕作的小農,持續爲生態及安全農產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