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雷雨擴大!2波鋒面接力時間曝 若有颱風「容易大翻盤」

氣象局提醒,午後各地都有機會出現明顯的短暫陣雨雷雨,尤其山區基隆北海岸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圖/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陳俊宏臺北報導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啓明今天(24日)表示,本週天氣開始有點改變,有兩波鋒面接近,同時西南季風在醞釀發展降雨強度時間都會增多;但不少預測也看到下週有低壓逐步發展成爲颱風趨勢,也讓各種勢力發展有些變數,這就是當中變動空間攪局,也容易大翻盤。

彭啓明在臉書說,目前鋒面雲系臺灣的北方海面距離臺灣北端約150公里處,逐步往南移動,這波鋒面結構不算太好,鋒面前緣西南風也不夠強,預期仍是午後陣雨增多的情境

彭啓明指出,大致上今天仍是以白天晴朗,午後山區逐漸有雷陣雨發展,北部及東北部山區可能較大,可能擴及到臺北盆地宜蘭附近,中南部山區也有局部雷陣雨的機會。

▼今鋒面水氣接近臺灣。(圖/氣象局)

彭啓明提醒,要留意的是今晚鋒面逐步接近,也有機會讓這波對流,有延續到晚上到週二清晨的機會,北部要留意可能有局部較大雨勢出現機會,這其中以東北部到東半部較多;今天發展的熱對流也可能伴隨閃電雷擊,要留意聽到雷聲請入室內

彭啓明表示,週二鋒面雖停留在臺灣附近,但整體結構不佳,預期仍有午後熱對流發展,仍是以靠山區爲主,但仍有局部零星在接近山區的平地附近;週三鋒面則減弱北擡,天氣轉趨穩定,但山區仍有午後陣雨發展機會;週四、週五鋒面仍偏北,轉爲晴到多雲的天氣,不過仍有山區午後熱對流。

彭啓明分析,而第二波鋒面將會在週六逐步接近臺灣,同時臺灣附近的西南風也略增強,逐步有陣雨,其中仍以午後雷陣雨發展較爲旺盛,有機會在南海附近已經發展出旺盛的西南季風的暖溼水氣。

彭啓明說,週日到下週二則是鋒面持續盤據在臺灣,這波鋒面結構較好,有機會像是典型梅雨鋒面滯留臺灣附近,天氣較不穩定,也有機會發展出鋒面結構內的中小尺度對流系統,這要看當時的監控配合滾動式的預測,變動很大,有機會帶來較大的雨勢及累積雨量

▲▼今雨區預報圖。(圖/氣象局)

彭啓明指出,雖然這波目前預測的趨勢是看好會爲臺灣帶來顯著的降雨,不過這波接近臺灣時的結構發展仍有些變數,還要看到時西南季風、太平洋高壓及是否有熱帶性低氣壓的發展。

彭啓明指出,例如不少預測也看到下週有低壓逐步發展成爲颱風的趨勢,這也讓各種勢力發展有些變數,這就是當中的變動空間來攪局,也容易大翻盤;同時就算是水氣較多下,降雨機會顯著偏高,也要看是否能落在集水區,也請您要大力節約用水,在真正能夠解旱的雨能夠下來之前,都還是要盡全力撐到解除旱災

氣象局提到,今凌晨開始由於鋒面逐漸接近,鋒前不穩定的偏南風使得東南部及中南部出現局部降雨,其中屏東並有局部大雨,白天之後鋒面更爲靠近,受其影響,上午中南部仍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雖爲多雲到晴;不過,午後各地都有機會出現明顯的短暫陣雨或雷雨,尤其山區及基隆北海岸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留意短時強降雨等較爲劇烈的天氣現象;晚上除北部及東半部仍有局部降雨外,其他地區爲多雲的天氣。

氣象局說,今沒下雨前仍悶熱,西半部高溫普遍達34、35度,中南部近山區或河谷更容易超過36度,尤其南投、臺南高雄、屏東有局部38度以上極端高溫發生的機率,東半部高溫也有32、33度,戶外活動請多補充水分,注意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