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面對中國強大勢力! 郭正亮:不能只侷限抵制中國

總統英文對於臺巴斷交深表遺憾。(圖/記者季相儒攝,下同。)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臺巴長達107年的邦誼中斷,重挫臺灣外交民進黨立委郭正亮撰文談到臺巴斷交,直指巴拿馬早在2010年就曾表達想與中國建交的念頭,但因當時北京仍不想破壞與馬政府的友好兩岸關係才因此沒接受;不過,從臺巴斷交可以得知,臺灣該思考如何務實面對中國強大勢力,而不是隻侷限於對中國的抵制而已。

郭正亮在《美麗電子報》撰文提到,臺巴斷交的深層原因,是美中在中美洲國力消長所致,而過去巴拿馬2010年想與中國建交,但北京當局考量前總統馬英九2008年纔剛執政,兩岸剛開放三通1年多,不想破壞好不容易恢復的兩岸友好關係

如今臺灣經過政黨輪替,郭正亮指出,民進黨執政後,北京軟硬兼施1年多,仍然無法得到「九二共識」或「一中」迴應,終於同意和巴拿馬建交;這代表美中關係即將走向新階段,臺巴斷交不應只是得到抵制中國的啓示,而更應深思「如果連全球霸權美國,都不得不讓中國進入自家後院」,臺灣應如何適應越來越受中國勢力籠罩的亞洲,纔是當務之急。

外交部撤掉巴拿馬國旗

臺巴斷交 陸打壓未停歇

臺灣與巴拿馬13日正式斷交,終結長達107年的邦誼後,在我非邦交國的駐外館處中,有5個外館名稱還是臺灣、中華民國的,近期竟也都頻繁被中國要求改名爲「臺北」,包含杜拜、約旦、厄瓜多巴林奈及利亞等國。

其中,外交部14日晚間證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政府片面擅改我駐杜拜辦事處名稱,已將「中華民國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商務辦事處」改爲「臺北商務辦事處」,顯然是中國大陸打壓成功後的結果

不再單方面釋善意 陸委會擬出招反制

對於中國大陸頻在國際舞臺上打壓臺灣,陸委會也將不再單方面釋放善意,首先擬從人流管制着手,將嚴審中國大陸官員入臺;事實上,過去陸方就嚴格限制我方學者、官員赴陸交流,因此,就現在局勢而言,或許可以迴歸到「互惠對等」原則

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15日指出,不排除檢討包括兩岸政策在內的項目,一直以來,政府展現維持兩岸交流的誠意,反觀長期以來我方官員、部分學者被片面限制前往大陸交流,這種不對稱、失衡的狀態,也應該進入好好檢討的時候,「會在最近展開檢視跟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