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超過1小時死亡風險增30% 醫揭最佳時間

研究指出,長期午睡1小時以上的人相較未超過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高34%,甚至死亡風險增加30%。(示意圖/Shutterstock)

許多人都有午睡的習慣,藉由短暫休息讓下午精神更好。然而,有醫師引述國外研究指出,長期午睡1小時以上的人相較未超過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高34%,甚至死亡風險增加30%。對此,他表示,其實最佳的午睡時間30分鐘就夠了。

爲何午睡過久會增加死亡風險值?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於臉書發文指出,一般人開始做夢的時間,約是在入睡1小時後,所以爲什麼午睡超過1小時起來後會很累,是因爲做夢夢到一半被叫起來,也就是說在深層睡眠時突然被中斷,這時身體的調節,包括內分泌都會被幹擾。

陳榮堅另外也分享過去遇過案例,一名30歲左右男性,因被同事發現午睡常叫不醒,擔心生病所以來求診,經檢測發現,他不但有血壓過高問題,糖化血色素更高達8點多(標準應控制在5.7%以內)。

該患者透露,自己常覺得很疲憊,結果就陷入中午睡太多、晚上睡不着的惡性循環,漸漸造成高血壓、高血糖的狀況。後來,在醫師給予服用糖尿病及高血壓的藥物,並將午睡時間調整至半小時,治療一段時間,情況就大爲改善,經評估可停掉血壓藥,只要吃糖尿病的藥物就可以了。

事實上,關於午睡太長不利於健康的研究結論有不少,像是一篇發表在期刊《肥胖》(Obesity)中的研究,研究人員爲了解有無午睡與肥胖之間的關聯,針對西班牙穆爾西亞地區(Murcia)3,275名成年人進行調查,有35%的受試者經常午睡,其中又有16%的受試者會睡30分鐘或更久。結果發現,與白天不午睡的受試者相比,長時間午睡的受試者被發現具有較高的身體質量指數、腰圍更寬、血壓較高,以及代謝綜合羣的整體患病率也較高,這些都與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疾病有關。

另外,歐洲心臟病學在2020年發佈的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人員爲釐清午睡與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間的關係,分析來自20多個研究中的313,651名參與者,其中約39%有午睡的習慣。結果發現,當習慣長時間超過1小時午睡的人,與完全沒有午睡的人相比,死亡風險高30%,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則高出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