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超越班是對導師的酷刑

《無限超越班2》是火了。

與此同時,《無間道2》也火了。

同樣是因爲演技雙雙出圈,前者有向佐的“莫扎特”,讓導師集體閉麥。

又有王鏘的“巨嬰說”,令曾志偉無言以對。

現在全網都是紀凌塵的梗圖,他和朱梓驍現在不組個CP網友都意難平。

至於真正的演技考覈環節,這是一點都救不了的演技:

原版《無間道2》裡的演技則是這樣的:

看得到落差,看的人唏噓。

《無間道2》上映的那年,影評人有一種說法,若不是吳鎮宇飾演的倪永孝,《無間道2》只是一部狗尾續貂的電影。

吳鎮宇的實力無需質疑。

但也一種聲音認爲,當年能把倪永孝演出教父質感的吳鎮宇是因爲年齡和閱歷足夠,纔能有那樣的演技。

無限超越班裡的幾位男演員,年紀最小是二十七八,年紀大的也才三十六七,當然壓不住戲。

若是把時間回調,吳鎮宇和其他導師在二三十歲出演的那些角色。

節目裡這些男演員也不一定能駕馭的了。

回不去的黃金年代

吳鎮宇早年最出名的兩個邪典角色。

一個是白髮魔女裡的姬無雙。

另一個則是《古惑仔》裡的“靚坤”。

姬無雙那年他32歲,靚坤那年他35歲,

這兩個角色,成了很多人的童年噩夢。

不同的是姬無雙的震撼在於“邪”,“靚坤”則是被吳鎮宇從一個角色演成了一個形容詞。

這場“靚坤”的哭戲,可以稱之爲千層蛋糕式的情緒遞進。

在驚訝、悲傷、憤怒的情緒上,疊加了這個角色特有的“邪”和“顛”。

當時對於這個角色的設計,吳鎮宇不單是神情上下功夫,嗓音、語速和肢體動作他都設計過。

“靚坤”讓吳鎮宇在反派角色這條路上徹底一炮打響。

但吳鎮宇沒有復刻這一戲路,他後來的每一個反派都是獨一無二且無法復刻的。

38歲他飾演《槍火》裡的阿來,這也是讓他奪得第37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角色。

不同於靚坤的邪,阿來是張狂裡透着正,他沒法對兄弟下手。

那種接到任務後難以啓齒,又不吐不快,火大里帶着憋屈的勁兒。

吳鎮宇把這種情緒的層次和遞進,在三四句臺詞間清晰又貼合的演繹了出來。

再往後,他最深入人心的則是《無間道2》裡的倪永孝。

觀衆對他最大的誤解,莫過於是他只能演反派的刻板印象,認爲他不是演黑社會,就是演點神經病。

但其實,吳鎮宇的愛情戲纔是他本人的拿手好戲。

在那部他和吳君如主演的《朱麗葉和梁山伯》中,吳鎮宇飾演一個面惡心善的小混混,你以爲他又要耍恨嗎?

No,no,no!

這是他在片中的眼神戲:

這樣的眼神,粗礪之中透着柔情,天真裡透着深情。

句句不提愛,但眼底都是愛。

全然是就是那種卑微到塵埃的小人物,在愛裡看到希望卻又無可奈何的感覺。

如果回顧吳鎮宇的作品,你會發現甭管是他剛入行是二十歲,而是騰飛的30歲,

從靚坤到謝源,所有的角色他都是演什麼像什麼。

梁朝偉接受採訪的時候說當時訓練班的同學都不想和吳鎮宇對戲,因爲他太摳細節,是完完全全的戲癡。

和周星馳跑龍套的時候,他演死屍還要研究怎麼死法,問導演要哪種死法,問到導演都煩。

他自己說他演過爛片,卻從未演過爛角色。

正是這樣的演技,讓他在《公元2000》裡,出場10分鐘就拿下了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

而上一個能這麼“輕鬆”就獲此殊榮的人,還是千面影帝梁家輝。

好巧不巧,兩人一起在節目裡受難。

說實話,如果吳鎮宇出演的角色這些人都演不了的話,那其他導師在二三十歲最這個年齡段的角色,他們更摸不到門路。

26歲時,梁家輝成了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他也是唯一一個,在1980-2010年代中每個年代皆奪得最佳男主角的演員。

如果說吳鎮宇最突出的就是他的戲路非常具有個人風格,那麼梁家輝則恰好相反,他的風格就是沒有個人風格。

上能演九五至尊,

《垂簾聽政》,26歲

下能演兇殘大D,

《黑社會》,48歲

斯文敗類能詮釋。

《情人》,34歲

黑幫老大能駕馭。

《黑金》,40歲

gay裡gay氣的騷能行

《東成西就》,35歲

性感妖嬈的媚也是渾然天成。

《追男仔》,35歲

沒什麼好說的,梁家輝只塑造角色,他不塑造自己。

演員的至高境界,就是無我,他已經做到了,這幫超越班的後生別說超越了,模仿都費勁。

《棋王》,33歲

至於曾志偉,大家都知道他在《甜蜜蜜》裡飾演的大佬,也知道他是影帝。

他21歲剛出道那會演的就是喜劇,不單演戲還寫本,臺前幕後兩把抓。

在30歲時成爲香港80年代的“開心果”之一。

早年他演的角色可以是這樣:

《中泰拳壇生死戰》1974

也可以是這樣:

《哪吒》1974

還能是這樣:

《精裝追女仔2,1988》

後來他拓寬戲路的角色別人演不了,剛初出茅廬的這些角色也難替代。

畢竟喜劇嘛,門檻就已經在那了。肚子裡沒電東西,沒點天賦,觀衆很難買帳。

這幾位都是被TVB毒打出來的演員,內地雖然沒有TVB這樣的環境,但在同一時期,內地男演員的作品也是個頂個的能打。

二十六七的姜文,演活了電影《本命年》裡的男主李慧泉。

姜文屬於純血硬漢,他的個人經歷和李慧泉完全不沾邊,但就是給李惠泉失落又豪爽那股子勁兒盤出來了。

還貢獻了中國影史上最經典的一幕——求愛失敗後的李慧泉,還被人捅了一刀。生命倒數時刻,坐出租車上,戴上墨鏡眼淚流下來。

說句題外話,姜文演太監也很有一手,

演的還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最出名的太監之一,李蓮英。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當時和姜文同時出演《本命年》的還有一人,就是樑天。

那年樑天29歲,飾演的刷子在《本命年》裡的鏡頭沒幾個。可每次出現都讓人過目不忘,臺詞更印象深刻。

這段“沒勁倫”就充斥着存在主義危機。

當然,樑天的巔峰時刻,還得是他34歲出演的《我愛我家》中的賈志新。

三十來歲無學歷,無工作、無家室,當代三無青年領軍人物。

不當沉悶憋屈的文青,走標新立異的亞青路數。

兜裡一分沒有,腦子裡見多識廣,面兒上油嘴滑舌,內心溫和善良,沒有工作卻有人脈。

樑天總能活靈活現的演繹出時代縮影下“社會小青年”的面貌,用一種本色出演的方式最終形成了一個時代縮影。

拿到現代來說,是超前的。也是無法替代的。

他們這波人裡算是各個都臥虎藏龍,還有個不得不提的大拿——王志文。

王志文的風格其實和梁家輝有異曲同工之妙,沒有風格就是最大的風格,戲路多變可以到沒有不能演的。

最風流倜儻的角色,莫過於當年的《過把癮》,

當時的他只有26歲,飾演的情場浪子方言嚴肅活潑兩手抓。成了當年無數女孩的夢中情人。

這一角色讓王志文在王朔的影視劇宇宙裡,留下了屬於他的不滅印記。

到了婁燁的電影裡,王志文算是婁燁電影宇宙裡唯一一個能和賈宏聲對壘五五開的。

《週末情人》裡王志文唱歌的那段,直接拿捏滋啦放電的rock 'n' roll男孩的精髓。

這波人飾演的角色都是鮮活的、立體的、且具有時代烙印的,是無法取代的經典更是演技的支撐。

但可能有人會說了,這些角色要麼太邊緣、要麼太大,要麼不夠帥,都不是這些人去無限超越班想演的角色。

一言以蔽之,就是戲路不一樣。

那我們可以再看看當年那些以帥爲名的演員,二十七八歲都演了啥。

帥,不是演技的絆腳石

長得帥,且演技好的男演員,最近大熱的的就是阮經天。

四十歲有《周處除三害》,二十七有《艋舺》。

二十八的的阮經天靠着《艋舺》拿下了當年的金馬獎,那時阮經天飾演的和尚,是整個電影裡最鮮活的角色。

光是看他的眼睛,就能get到這個角色明面是美少年的兄弟命,深藏俊和尚的斷背情。

要說帥演員裡最有代表性的,那不得不提的必須有吳彥祖。

長得帥,不耽誤他演變態。

29歲那年他憑藉《新警察故事》裡的出色表演贏得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這部電影裡他飾演的瘋批反派也是大衆對他印象最深的角色之一。

哪怕過了二十多年,“收手吧阿祖,外面全是警察”,也依舊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熱梗。

以上這些角色如果換給無限超越班裡的演員,他們演得了嗎?

答案很明顯。

如果把視野打開,放眼整個內娛,上述的那些角色有人能演得了嗎?

這個問題答案似乎早已成了一種癥結。

且不說上述演員飾演的角色類型已經悄然從市場裡消失了。

近兩年,但凡港臺的影視劇爆火出圈網上都會出現一個聲音是:這樣的角色內娛到底有沒有代餐。

代不代的上是一回事。

代餐本身的意義就是取代正餐,若是代餐都差強人意,更別說正餐了。

現如今內娛二三十歲的男演員巴不得嗷嗷演青春男大,依舊停留在要帥要靚要光鮮的戲路上。

沒人知道這些導師和演員同臺的時候在想什麼。

綜藝的名字叫做《無限超越班》,也許它超越的不是演技的上限,而是導師的心理防線吧。

設計/視覺El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