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佳琳多次報導美臺秘辛 鮮少遭否認

英國《金融時報》特派員席佳琳。(本報資料照片)

在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預定於8月訪問美國前,英國《金融時報》19日報導美國務院官員要求賴清德澄清「臺灣總統進白宮」發言一事引發熱議,而撰寫此稿的《金融時報》大中華區特派員、現居於臺灣的媒體人席佳琳(Kathrin Hille)背景來歷,及與民進黨政府間十多年來的關係演變也引發外界關注。

席佳琳現爲《金融時報》撰寫有關臺灣、地區安全的文章。她曾任英國《金融時報》莫斯科分社社長、北京特派員、臺灣特派員。她還曾任德國《金融時報》世界新聞編輯和德國月刊《亞洲橋》編輯。

席佳琳早在2012年總統大選前、2011年9月時任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訪問美國時,她發自北京報導的〈美國關注臺灣候選人〉一文就稱:「歐巴馬政府官員表示,若蔡英文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可能會加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讓我懷疑她是否願意並且有能力,繼續保持近年來該地區享有的兩岸關係的穩定。」

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席佳琳因派駐俄國,報導聚焦美俄關係,對兩岸及臺灣大選並未多所着墨。直至席佳琳於2018年成爲駐臺的大中華區特派員後,其美中臺及和民進黨相關的報導才激增。而在2020年大選前,席佳琳於2019年報導的〈臺灣總統大選初選凸顯對於中國影響媒體的恐懼〉一文,更指控諸多臺灣媒體稱:「親北京媒體被認爲有功於韓國瑜贏得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一直到2023年,席佳琳曾多次率先報導美臺互動秘辛,且都鮮少遭到民進黨政府否認,如今年2月報導的〈白宮將在華盛頓與臺灣官員舉行秘密會談〉一文,就率先披露白宮當時將和外交部長吳釗燮和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舉行會談。直到席佳琳近日發表〈華盛頓就臺灣總統候選人白宮言論施壓〉一文,才遭到民進黨政府鄭重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