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莫測高深 對話成唯一共識

(圖/路透)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在印尼舉行他們出任領導人以來的首場面對面峰會。在峰會前,拜登表示他會與習近平溝通爲雙方關係畫下紅線,避免衝撞。不過,各種跡象顯示,美中兩國之間的紅線畫定似乎並未發生,雙方唯一的共識就是繼續對話。

峰會結束後,美中兩國仍然維持高度競爭的態勢。在記者會中,拜登表示,中國仍是美國全球戰略上最大的競爭對手,但美方無意與中國衝突,更不想與中國發生戰爭,希望維持「競而不破」的關係,並儘可能在一定範圍內的某些議題進行合作。

在過去幾次兩人的視訊或電話峰會中,也談到美中兩國「競而不破」的概念。問題是,「競而不破」、不尋求衝突除了需要建立密集溝通與管控分歧機制之外,還要設立避免衝撞的「護欄」,其實並不容易。

從過去兩年美中的交往來看,其實雙方都有良好的溝通與管控分歧的機制,但北京仍然經常抨擊華府掏空「一中原則」,甚至指責美國鼓勵臺獨。另一方面,美國則三不五時批評中國大陸對臺灣施加壓力,甚至對臺採取脅迫的行爲。

在這次峰會前,習近平才於10月召開二十大,繼續出任總書記、國家主席與中央軍委會主席,可謂集大權於一身。這也正是習近平與拜登見面心情特別好的原因。另外,拜登在期中選舉雖然丟掉了聯邦衆議院的主導權,但所幸還保留了聯邦參議院的過半數,而深自慶幸。

在出發前,拜登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將不會在臺灣問題上做出任何讓步,而且美國的「一中政策」也完全不變。在峰會後的記者會上,拜登被問及習近平在二十大後是更爲強勢還是更爲妥協?拜登回答說,他感覺不出習近平更爲強勢還是更爲妥協,似乎也暗示習近平在回答很多問題時是不動聲色,很難看出他內心深處的真正看法。

同樣地,拜登與習近平顯然對俄烏戰爭的議題並未達成任何共識。不過,從拜登在記者會中所透露的,美國似乎仍然願意支持烏克蘭。問題是,在德國與法國都準備在俄烏戰爭中打退堂鼓的同時,美國恐怕獨木難支大廈。在朝核問題上,拜登在記者會中表示他期待中國能發揮作用,但卻對未來發展不敢太過樂觀。

根據以上可以看出一些趨勢。習近平並未因大權在握而氣勢凌人,反而更爲不動聲色,而且較前更爲莫測高深。相形之下,拜登倒是話比較多,可能也讓習近平更爲了解拜登心中的想法。峰會中,拜登表示他期待臺海兩岸重啓對話管道,繼續和平發展。但是,習近平對他的提議,並未做出正面迴應或是未置可否。

在這次峰會中,拜登與習近平顯然並未解決任何問題,他們之間唯一的共識就是繼續對話,這也正是「競而不破」的意涵。

(作者爲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