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場大雪,人們生病就少了?真相來了

最近北方不少城市都下雪啦!最近大家被上呼吸道各種感染困擾得不淺,有一些說法也被再次提及:下場雪或雨,人們生病就少了。這種說法真的靠譜嗎?今天來詳細說說。

天氣和氣候對呼吸道病毒傳播的影響

秋冬季節會流行的病原體很多,但研究最透徹的可能就是流感病毒了。下雪是一種天氣狀況,但實際上,下雪時氣溫會降低、溼度會變化,有非常多的研究,針對這些不同的參數,研究天氣和其後對流感病毒傳播的影響。

首先,溫度降低肯定是最爲顯著的變化。低溫天氣可能會使流感病毒變得更穩定,就好比冷凍食品在冰箱裡能保存更久一樣。還有,當天氣變冷的時候,我們鼻子裡的血液流動會減少,鼻腔內的分泌也會更少,鼻毛清理鼻子裡的髒東西的能力也會變差。這就意味着病毒更容易“安家”在我們的上呼吸道里。

讓我們對下雪有期望的很重要原因,是下雪時,我們通常會明顯感覺到空氣更乾淨更清新,感覺空氣中懸浮的塵埃都變少了。但實際上,空氣中的懸浮液滴與病毒的生存關係,不只是有“沉降減少病毒”這麼少的聯繫。

儘管顆粒很大,我們肉眼都有可能看到的灰塵會減少,但有研究表明,那些並非肉眼可見的懸浮顆粒纔是影響病毒傳播的重要因素。大的顆粒會快速沉降,但並不是直接掉地上了,而是懸浮在距離地面有一些高度的空間,這反而會讓感染者附近的人面臨更長時間的暴露;另一方面,如果空氣中的懸浮小顆粒比較小,病毒則可能飄向較高的水平位置,並通過空氣流動,有更長距離的傳播。

鼻腔免疫機制,決定證明寒冷增加感染概率

哈佛醫學院最近公佈一項關於鼻部免疫機制的新研究,研究發現,寒冷天氣實質會讓我們更容易遭到上呼吸道感染。

研究指出,當病原體通過鼻子進入人體時,會觸發鼻腔啓動一種特殊的防禦機制。這個機制就像我們鼻子裡的小衛士一樣,當它們發現有病原體入侵時,會迅速釋放出一種特殊的微小泡泡(叫做細胞外囊泡),這些泡泡會包圍並攻擊細菌。這就像是,當有壞東西進入我們的鼻子時,這些泡泡就像是被激怒的馬蜂,圍攻入侵者。

研究者還發現,這些泡泡不僅對病原體產生直接攻擊,它們還能把一些特殊的抗菌蛋白從鼻子前部傳送到後部,當病毒或細菌成爲漏網之魚穿過泡泡網,它們就能通過這些蛋白進行第二層保護。

但是,當環境溫度下降,鼻子裡的溫度降低時,這種保護機制就會減弱,泡泡的數量和抗病毒能力都會下降。這就解釋了,爲什麼我們在冬天更容易得上呼吸道感染。

判斷環境-疾病的因果關係

疾病減少是降雪的原因嗎?

思考這個問題,就像思考夜晚的到來並不是導致人們睡眠的原因一樣。

夜幕降臨當然不是讓人睡覺的原因啦,只是大多數人選擇睡覺的時間在夜晚而已。降雪本身並不直接減少疾病的發生,但人們可能會因爲下雪而選擇待在室內,從而減少了與他人的接觸和外出的頻率,這可能會間接影響病毒的傳播。但是,這並不意味着雪本身具有減少疾病的魔法,正如夜晚並不具備讓人入睡的魔力一樣。

下雪減少疾病傳播只有一種方法

剛纔我們分別從病毒和人體免疫功能說了,下雪或降溫可能並不能直接改善呼吸道感染傳播的機會。如果真的說下雪能讓疾病傳播減少,可能只有一種方法,就是有人因爲下雪天足不出戶且不與外人接觸。

如果是暴雪或者嚴寒,惡劣天氣讓人們更多地留在家中,斷絕所有社交生活,比如不去上班不去上學不去買菜不出門溜達,減少了與外界的接觸自然而然是可以降低疾病傳播風險。但是,事實可能剛剛與此相反。

我們不會因爲一場小雪或者中雪改變生活方式,反而由於戶外的活動不便,增加室內封閉空間的活動時間,比如原來去公園溜達現在改到茶館下棋。這種情況,恰巧是會增加病毒留存和傳播的機會的。而更重要的是,在下雪寒冷的天氣中,大家往往更容易忽視開窗通風的重要性,這進一步增加了病毒在室內空間中傳播的風險。

顯然,僅僅寄希望於“空氣更乾淨”而達到減少疾病發生,這種簡化的邏輯並不完全準確。

要正常和健康地生活

防止呼吸道疾病傳播的方法,我們都很熟悉,老土,但管用。

勤洗手: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別是在接觸公共場所、用餐前後、觸摸面部之前以及上廁所後;

戴口罩:在人羣密集的地方把口罩戴上,相當多一層“鼻毛”;

免疫接種:流感疫苗今年種了嗎?作者可是9月份就帶着全家打好了,老人的肺炎疫苗打好了嗎?孩子該種的疫苗有定時種上嗎?

不要因爲天氣變壞改變生活規律,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充足睡眠,這些都是維護我們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關鍵。

參考文獻

[1]Davis RE, Rossier CE, Enfield KB. The impact of weather on influenza and pneumonia mortality in New York City, 1975-2002: a retrospective study. PLoS One. 2012;7(3):e34091. doi: 10.1371/journal.pone.0034091. Epub 2012 Mar 28. PMID: 22470518; PMCID: PMC3314701.

[2]Lowen AC, Mubarka S, Steel J, Palese P. Influenza virus transmission is dependent on relative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Pathogens. 2007;3:1470–1476.

[3]Shaman J, Kohn M. Absolute humidity modulates influenza survival, transmission, and seasonality. Proc Nat Acad Sci. 2009;106:3645–3646.

[4]Shaman J, Pitzer VE, Viboud C, Grenfell T, Lipsitch M. Absolute humidity and the seasonal onset of influenza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PLoS Biol. 2010.

[5]Lofgren E, Fefferman N, Naumov YN, Gorski J, Naumova EN. Influenza seasonality: Underlying causes and modeling theories. J Virology. 2007;81:5429–5436.

[6]https://hms.harvard.edu/news/why-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s-are-more-common-colder-temperatures

策劃製作

本文爲科普中國-星空計劃作品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製|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陳墨螯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碩士

審覈丨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 醫學博士

策劃丨徐來

責編丨符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