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登場的過年!馬來西亞「開齋節」熱鬧繽紛

記者陳姿吟綜合報導昨(3)日是回教徒開齋節第一個週日,就連臺北車站也涌入大批迴教徒齊聚、席地而坐哼歌謠。不同於臺灣傳統新年總在冷冷的冬季舉行,開齋節(Hari Raya)是在熱情的夏天登場,也是伊斯蘭教的過年,而對於多數人口是伊斯蘭教徒的馬來西亞而言,是一年之中最適合遊客體驗大馬風情日子。▲馬來西亞的過年在熱情的夏天登場,舉國歡慶且繽紛的美食將一一呈現。(圖/馬來西亞觀光局提供)事實上,馬來西亞當地的美食盛宴自「齋戒月(Ramadan)」就已經開跑,在齋戒月期間,全球的伊斯蘭教徒共同實行齋戒,從日出到日落都不可以進食,爲的就是要體驗窮苦大衆生活的艱辛;但是當夜幕再升起,馬來西亞各地的「齋戒月市集」祭出了各民族的傳統料理,熱鬧的節慶氛圍搭配多元民族的繽紛美食,使得「齋戒月市集」成爲外國遊客爭相探訪的熱門旅遊景點,爲了慶祝齋戒月的自律禁食,在開齋節中舉國歡慶,熱鬧歡騰。

◄爲慶祝齋戒月的自律,開齋節時各種美食盡出;圖爲馬來西亞最著名的「椰漿飯」。(圖/馬來西亞觀光局提供)「齋戒」是伊斯蘭教五功之一(五功即:念、禮、齋、課、朝),馬來西亞的穆斯林在齋戒月期間日出之後到日落之前都需禁食、禁飲,學習耐心、容忍、謙卑和仁慈,因此齋戒月是一年當中非常重要且神聖時刻,齋戒月期間馬來民族也會習慣捐獻或捐款給慈善機構,以實踐體恤窮苦大衆的艱困精神。經過一個月的洗煉,隨之而來的便是馬來民族最期待的伊斯蘭教新年「開齋節」。在開齋節當天,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準備豐富的美食與親朋好友一同慶祝,而受到華人民族過年發放紅包影響,馬來西亞的穆斯林會將裝着錢的綠色信封(Duit Raya)發給晚輩祝福新的一年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