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帶貨:"我直播一下午,就讓一家貧困戶脫了貧"

創作|彭麗慧、章劍鋒

出品|本站科技《後廠村7號》欄目

直播帶貨兩個月後,陳燦平瘦了十二斤。

每晚八點開播,每次三小時以上,結束後,繼續工作到深夜兩、三點,五個小時後起牀工作,有時一天還要連播三場,忙起來經常只吃一頓飯。

這讓遠在成都的妻子和女兒很是擔心。身爲湖南安化縣委常委、副縣長,陳燦平已經三個多月沒回家了,本來準備五一回去待幾天,但想到縣裡馬上有幾個重大活動,就把機票取消了。

七百公里外的光山縣,凌晨一點,邱學明接到縣裡一位重要部門領導的電話,寒暄之後,對方說明了來意:親戚的提子快成熟上市了,希望邱學明去現場幫忙推廣。

邱學明反覆推脫,對方提出一定要親自陪着他,讓他哪怕去呆一個小時也行。

自從成爲網紅縣長後,當地新瓜要上市,找他去站臺;桃子要上市,也找他去站臺;一些鄉鎮的農業企業、商家、門店、甚至樓盤開業也都找他去做推廣。

“因爲大家這樣一個稱呼(網紅縣長)和整個媒體的輿論,把我推到那個風口浪尖上。”邱學明向本站科技《後廠村7號》坦言,現在有點壓力。

邱學明給自己設了一條底線:自己是公職身份,只爲全縣的某一個產業站臺,堅決不爲某一個商家站臺。

2020年上半年,縣長們很忙。受疫情影響,多地農產品供銷鏈受阻,產品滯銷,各地縣長陸續走進直播間爲當地農產品賣力“吆喝”。

“這是時代的一個大潮,我只不過是勇敢地跳進去了。”陳燦平說。說話前後,和他一樣,一批接一批的基層縣長們正在這股熱潮裡翻滾着,蔚爲壯觀。

“我直播一下午就能

讓一家貧困戶脫貧”

在接受《後廠村7號》採訪的前一天晚上,陳燦平正經歷改名風波。

陳燦平的平臺賬號叫“陳縣長說安化”,後來改爲“陳說”。讓他沒想到,才改了兩天就遭到粉絲抗議,“你的縣長身份爲什麼不強調?”“你在害怕什麼?”、“趕緊改回來!”.........

不得已,他只能申請改回原名。

▲陳燦平直播帶貨中

“我搞晚了,雖然我的粉絲漲到32.5萬了,但如果我去年玩,現在可能就到五百萬粉了。”採訪中,陳燦平多次對自己錯過風口表示可惜。

兩年前,陳燦平就已經關注到直播帶貨,但沒有上心,覺得直播帶貨是一件很累的事,非常消耗時間、體力、精力。

眼瞅着縣長帶貨熱潮興起,他也坐不住。今年3月1日傍晚六點多,在長沙回安化的高速上,陳燦平臨時起意,公開在朋友圈宣佈自己要搞直播 ,“今天晚上九點半我首次開播,請大家關注。”

當晚網友的熱情超出了他想象。“這是個機會。”想到諸多受困疫情的茶農,陳燦平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出口,決定大幹一場。

陳燦平直播賣的是安化縣盛產的黑茶。位於湖南雪峰山脈北端的安化縣,山多田少,既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著名的“中國黑茶之鄉”。全縣茶園面積36萬畝,茶葉年加工量9萬噸,全縣約三分之一的人在從事着與茶葉相關的行業。

陳燦平的名氣也通過網絡傳到貴州茶農耳朵裡。一位手裡有三萬畝綠茶園的貴州茶農,就追着陳燦平,天天喊哥哥,希望他能幫自己賣掉積壓的茶葉。

橫向觀察全國很多直播帶貨縣長後,陳燦平告訴《後廠村7號》,真正像自己這樣連續堅持直播三個多月的縣長,全國還找不出第二個。

時間稍長,他身邊聚起一批志同道合的縣長夥伴。

他建了一個二十多人的縣長羣,用於交流經驗。有些縣長不僅每晚都要和陳燦平連麥,他們之間還會開啓互助模式:陳燦平幫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副縣長蔡黎麗賣大別山核桃,六安瓜片,蔡黎麗也會賣安化黑茶。

七百公里外,在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潑河鎮鄔圍孜村禾園合作社,一羣出遊的鴨子後面,“網紅縣長”邱學明正舉着手機直播。

邱學明自稱“光山老邱”,在光山縣統籌發展電商業務六七年。一把雲臺,一個手機,過去兩年,邱學明走遍光山每個角落,拍下的這裡的山山水水和特產,幫農戶宣傳吆喝賣農產品。

近期他每天保持一到兩場直播的頻率,他告訴《後廠村7號》,自己每天能賣出500(單),蔬菜、水果、豆製品、雞鴨,都賣。

▲邱學明在南向店鄉草莓園直播帶貨(圖片來源:光山縣廣播電視臺)

透過小小手機屏,邱學明廣交天下朋友,不只在國內,遠在泰國援外的、在印度洋上跑船運的華人,時常也在直播中和他互動,“他們會在直播間和我彙報自己現在在哪裡。”說起自己的吸粉能力,邱學明有些小驕傲。

甚至還有粉絲不無誇張地告訴邱學明,如果不看他的直播,一晚上會睡不着。

這也讓他打心眼裡覺得,他的這些粉絲跟他的思想三觀是一致的,是鐵粉,“不是他們弄的那些粉絲殭屍粉,那個沒狗屁用。”

更意外的是,越來越多當初唱反調的人跑過來和他套近乎,想向他帶貨取經。

“什麼狗屁電子商務,他胡搞,他能搞成嗎?”邱學明記得,剛開始做電商的時候,在當地有人這樣挖苦他。走紅後,他發現,這些嘲笑他的人都改換了面孔,恭維他有戰略眼光。

採訪中,邱學明聲音響亮,中氣十足,接連豪言:“我推哪款產品哪款產品就爆“、“我推哪個企業哪個企業就火”、“我直播一下午就能讓一家貧困戶脫貧”.......

邱學明的底氣,來自他六七年間一直在電子商務發展第一線摸索,光山縣既是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縣,他個人也是商務部電商專家以及阿里巴巴的電商導師。他曾經的戰績是把本地羽絨服、棉服賣到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對於直播帶貨,他的口吻是一派輕車熟路、沒有在怕的。當《後廠村7號》問他有沒有怵鏡頭的時候,他大聲否定,“這不算什麼,我見過的很多場面比這大多了。”

縣長直播大火,

平臺排期都排不過來

6個工作人員,對接11個縣長,快手扶貧項目團隊忙翻了天。

11個縣的產品要一個一個核對,物流要一個一個確認,就連直播間腳本也要一個一個溝通確認。

自從3月3日開啓“百城縣長、直播助力”助農活動以來,快手扶貧項目負責人楊牧天身兼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他們邀請全國各地縣長進直播間售賣當地特色農產品。

楊牧天向《後廠村7號》透露,第一批縣長直播帶貨原計劃先重點做兩三縣,然後再統一推廣全國,但報名的縣長人數太多了。“沒想到對接着對接着就成11位。”

縣長們對於直播帶貨的積極性,是楊牧天他們始料未及的。

楊牧天記得,有天夜裡一兩點鐘,他還看到新疆尉犁縣何淼副縣長還開着直播間,和粉絲聊天。

廣西樂業縣副縣長曹文飛直播前專門抽出時間練嗓子,就爲在直播中一展歌喉。直播嗨上癮後,“拖堂”到晚上12點以後更是常事。

現階段,快手在每週三晚專門設置一個固定欄目,留給縣長們帶貨,未來還將作爲快手後續的重點欄目來打造。

“現在縣長們的直播排期都排不過來了,” 淘寶直播村播負責人朱曦對《後廠村7號》說。

2019年4月,爲了讓縣長們更加了解電子商務,阿里巴巴做了一個縣長培訓班,直播也是其中一個課程,朱曦臨時起意,現場拉班上25位縣長直播半個小時。

全場轟動。下課後,朱曦被縣長們團團圍住,進一步詢問了解直播帶貨。

“他們(縣長)會覺得,原來淘寶直播帶貨這種方式還挺有意思的。”朱曦從中看到苗頭,決定把這件事情往大做。

從2019年4月開始,淘寶直播每天都有一檔叫做《縣長來了》的節目,邀請縣長進直播間,給自己家鄉帶貨。當時朱曦打的概念就是,一縣長一品,儘量把這些品都打爆。

今年,隨着國家領導人走進淘寶直播間,各地縣長的直播需求越發涌上來,“一下子就火了”,身處其中的朱曦更感受到了這股熱潮。

僅3月份就有超過100位縣市長來到淘寶直播間,爲當地農產品代言。淘寶直播更是將3月定爲“春播月”。

“負責上個月村播日的同事那一晚上沒回家,第二天白天繼續幹活。”朱曦說自己大半的時間都已經在當‘客服’了。隨着縣長直播帶貨項目越做越大,朱曦明顯感覺到,團隊所面臨的壓力以及工作量多了很多。

疫情以來,共有六百多位縣長走進淘寶直播間,覆蓋中國兩千多個縣。在快手上,也有超過三百位縣級領導、扶貧第一書記開啓了直播帶貨。

而在618期間,更有100位縣長在京東直播。

只是,縣長直播帶貨越來越熱的同時,問題也隨之出現。5月17日,新華社發文指出要謹防直播帶貨變成官員秀。

作爲平臺方,朱曦說,淘寶直播要對消費者負責,對於參與直播的縣長和商品都需要符合平臺的標準。

在遇到沒有做好準備就盲目投入電商帶貨的縣長,楊牧天也會提出告誡。他擔心這個領域會出現過熱跟風的非理性行爲。

之前他就曾經遇到過一次嚴重“事故”,某地電商鏈路不完善,但當地縣長執意要做直播帶貨,結果出現網絡卡頓。

陳燦平最近和很多網紅縣長交流後,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有些網紅縣長不懂客單價、不懂GMV,他怎麼成爲網紅縣長的?

自認看不慣“醜事”的邱學明更爲直白,專門寫文章對縣長直播帶貨的另一面進行了抨擊。

他聲調激切:“那些官員搞直播帶貨,已經是走火入魔、誤入歧途,買水軍點贊、刷單、搞假流量,把縣長帶貨這麼好一個事給抹黑了。”

爲漲粉,

有縣長傍大V,

有縣長玩潛伏

透過手機屏幕,杜子建看到陳燦平端起一個大杯子,喝了一大口黑茶。

對於那個大杯子,微博大V杜子建尤爲關注。他對《後廠村7號》描述,“就是油膩大叔經常拿在手上的那種大杯子。”

▲陳燦平(左)和杜子建(右)連麥中

3月的一天,有朋友找杜子建,告知有個縣長想和他連麥,雖然毫無興趣,爲了不拂朋友面子,他就想着“感覺好就多連一下,感覺不好就掛了。”

這一連麥,杜子建發現,陳燦平不僅有文化底蘊,能聊曾國藩,而且對每一個農產品的功能、特點、優勢都很清楚,放得下,沒有官腔,是實實在在給農民帶貨的政府官員。

這讓同爲農民出身的杜子建越聊越嗨,興起之時,他還給陳燦平當場培訓“直播間怎麼漲人氣、留人”。

杜子建是社會化媒體營銷專家,在國內營銷界名頭很響,個性突出,言行也頗具爭議。發現陳燦平要和杜子建連麥,粉絲們不答應了,質疑他這樣做極不明智。可這一次,陳燦平鐵了心,堅決不屈服於粉絲。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和他連麥一晚上可以吸引來3800個新粉。”陳燦平說,他覺得很值,也不認爲和杜子建連麥有什麼不妥,“都是凡人,誰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爲了增粉,陳燦平做過不少次求人連麥的事,他笑稱自己臉皮厚。不管認不認識,看到哪個大V厲害,他就直接私信,“我是扶貧幹部,安化縣委常委、副縣長陳燦平,是全網最火的縣長,請你支持,爲了助農。”

連麥大V主播,也正是平臺對縣長們的流量幫扶中的內容項。爲了幫縣長快速渡過啓動期,快手對應每位縣長匹配千萬粉絲量級的主播進行連麥互動。平臺方透露,每連一次麥,縣長們至少能漲一千到兩千粉絲。

楊牧天說,這也是縣長們和大V學習的一個機會。

有的縣長“厚臉皮求連麥”,有的縣長則幹起了“潛伏”。

去年7月份,杜子建在公司舉辦的短視頻直播培訓課上,一眼望去,注意到一位有些特別的學員。“一看就上了年紀,又有農民特有的樸實氣質。”

這位默不吭聲坐在臺下認真聽講的特殊學員,就是邱學明。

覺察到短視頻直播潮流的邱學明,得知杜子建要開課,趁赴浙江招商引資談判之餘,順道跑到上海,潛進了杜子建開設的直播培訓班。

最後一天答謝宴的場合,一交流,杜子建才知道,面前這位農民模樣的學員,竟然是位副縣長。

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杜子建不由生起幾分敬服:一個縣級領導,這麼大年紀還能自降身份,爲家鄉的老百姓脫貧隻身出來學習,稀罕。

邱學明告訴《後廠村7號》,平時直播的文案、配樂、剪輯等這些技術他都是自學摸索,產品的品控監督,他也要直接上陣,事無鉅細地抓。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搞電商不輸過任何年輕人。

現在大多數人直播賣貨都強調自家貨便宜實惠,邱學明一反主流,對網紅低價賣貨這個套路表示不屑。

“把低價賣成高價,把好產品賣出理想價,那才叫網紅,那纔是本事。”邱學明說,好產品是一分錢一分貨,把一百塊錢的產品賣成一塊錢,人人能做,但這種低價賣貨只會把路走窄走死,不可持續。他聲言,自己賣的貨一分錢也不降,“人家三分鐘機打的餈粑賣十塊錢三斤,我們農民半個小時手工打的餈粑賣十塊錢一斤,而且我的用料還是四塊錢一斤的珍珠糯米。”

直播做得好,

有的升了官,

有的直言不差錢

在直播鏡頭前,馮紅雲從樹上摘下新鮮的沃柑,用力一握,豐盈的果汁飛濺而出。這隨意一握,讓她成功售出連山4萬多斤因疫情滯銷的沃柑。

▲馮紅雲從樹上摘下新鮮的沃柑

馮紅雲是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長,也是一名“網紅女縣長”。和其他縣長一樣,疫情期間,她不得不主動站出來,爲連山縣滯銷的農產品呦喝。

“全廣東就馮紅雲一個網紅縣長IP。”陳永晴告訴《後廠村7號》,基本上廣東每個縣的縣長都在做直播帶貨,但只有風格活絡的女縣長馮紅雲一直堅持。

陳永晴是華南農業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新媒體團隊的負責人。這支團隊此前一直專注於三農領域的新媒體電商營銷實踐。馮紅雲捏爆沃柑的那個場景,就是由他們策劃出來的。

陳永晴記得,今年年初,接到連山縣方面的需求後,他和團隊連夜準備拍攝文案,第二天一早從廣州出發,驅車280公里,趕往連山。

到達時,已經晚上八點了,縣長馮紅雲一直在等他們。

由於準備的文案比較新潮,陳永晴擔心馮縣長不能接受。出乎意料,馮紅雲看完後,沒有異議,爽快拍板,轉天親自出鏡拍攝。

此後,馮紅雲出鏡的各種鬼畜、搞笑帶貨短視頻陸續上線,直播也是一場接着一場。

▲馮紅雲直播賣茶

放眼全國,陳永晴會把馮紅雲和陳燦平,以及吃雞的山東商河縣副縣長王帥放在一起對比。他不諱言,打造馮紅雲,最開始就是對標着這幾位網紅縣長去的。

雖然做了一段時間直播了,但陳燦平身邊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攝影師。

爲了做直播,他臨時搭建一個十幾個人的團隊做客服、電商,每月養活他們要十幾萬塊錢,又自掏腰包,以不低於20萬年薪,專程從北京把十多年前的老友請去助力。

固定攝影師每月要兩三萬,外面找一次500。一合計,還是後者划算,陳燦平就經常在外面臨時僱人。

陳燦平自豪地說,操辦這些事他沒有花政府一分錢,“縣長每年都說要拿一些資金來支持,但我說不需要,現在是錢在找我。”

47歲的陳燦平,擁有博士學位,原是西南民族大學科研處副處長、研究員和研究生導師。2017年,被組織下派安化扶貧掛職。掛職期滿,陳燦平又應當地政府要求留任兩年。

但他最終會離開安化,至於將來的規劃,他透露自己將往 IP方向發展,做一個專業的文創網紅。最近他準備出一本書,記錄了過去三個月做網紅縣長的點點滴滴。

安化縣政府爲了把他這個 IP的營銷效應永久留在當地,提出在他離任後,要授他一個榮譽縣長稱號。

“我今天忙着直播,又被絆倒了三回”,一次直播中,廣西天峨縣副縣長樑昌旺講到。他經常會爬山進果園搞直播。

樑昌旺沒有專門組建自己的直播團隊,而是整合縣裡已有的電商團隊和新媒體、融媒體中心做直播。他告訴《後廠村7號》,請外面的人,成本太高,所以他們只能自己先幹起來。

他在不斷學習,強迫自己每天至少花半個到一個小時刷各個平臺上的短視頻、直播,去看那些大V們怎麼拍攝和賣貨。

2011年,樑昌旺來到廣西天峨縣,一門心思想把天峨縣的吃住行、好山好水傳播出去,爲此放下身段,在微博上開設個人實名賬號,宣傳、售賣天峨縣的農產品。

在樑昌旺眼裡,天峨縣這個偏於一隅的桂西北小山城,特色農業資源豐富,盛產龍灘珍珠李、核桃、秋蜜桃、食用菌、中藥材等多種農特產品。而直播帶貨出現後,他自然也沒有錯過這波熱潮。

▲樑昌旺直播中

從最初玩微博的副縣長,到後來又一肩挑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一身多職,問他升官是不是和直播帶貨做得好有關,他笑笑說,應該是,“可能我做營銷宣傳比較好吧。”

楊牧天發現,這些縣長們在逐步摸索一些平臺新玩法,以及屬於自己的直播風格和特色。

在一場快手官方組織的縣長直播活動中,樑昌旺就拋棄楊牧天團隊的室內直播建議,直接把車開進果園直播,有時他也會策劃一些活動,如吃果、挑果、摘果比賽。

▲樑昌旺在果園裡直播帶貨

直播時,樑昌旺更喜歡把鏡頭對準老百姓,認爲他們辛苦勞作的樣子,更爲平實、動人,遠比自己在直播間裡耍嘴皮來得震撼。

縣長直播帶貨

只是起點,不是終點

馮紅雲最近幾次直播現場,都站着幾位年輕人,這是馮紅雲特地叫來學習的。

“她正在打造連山縣的‘帶貨天團’。”陳永晴說,連山縣在籌備大規模的主播培訓,計劃在每個鄉鎮帶出2-3名網紅主播、農產品代言人。這幾位年輕人就在其中。

“如果只把自己做成一個長期的網紅縣長,是不靠譜的。”杜子建認爲,網紅縣長需要把經驗傳授給當地老百姓,開枝散葉,再由政府投入資金等資源,實現規模化。

“我們希望縣長在我們這做了幾次直播後,回到縣裡,能把學到培訓課程,去批量孵化,搭建直播基地。”淘寶直播村播負責人朱曦說,他們更希望通過縣長去影響身邊更多人,帶動電商脫貧致富。

朱曦介紹,2020年淘寶直播將在全國16個省免費打造100所“春播學院”,衢州柯城是正式落地的第一家。未來,還將建100個淘寶直播基地,爲有直播需求的鄉鎮提供場地、技術、指導等全方位服務。

但對於縣長們來說,培養更多網紅直播賣貨只是其一,更爲重要的是如何加速當地縣域的農產品上行,形成普及效應。

農產品上行是將農產品與互聯網相結合,採用多項高新技術打造出的農業閉環生態鏈系統。現階段面臨着電商上行基礎不完善,商品標準化和品控意識不強,物流成本過高等問題。

“只有把品牌標準、人才培訓、物流補貼這三塊搞好,纔有可以把農村電商做起來。”陳燦平說他正在着力解決他認爲最重要的物流問題。

爲此,他給當地電商帶貨人員制定了補貼標準:直播帶貨一千件補貼一千塊,同時,他還打造電商產業園,形成集聚效應、規模化效應,從而降低整個產業鏈的成本。

而陳永晴的下一步計劃,是在連山縣做一村一品一網紅。

現在廣東全省在推“一村一品”,每個村有各自的特色農產品,陳永晴打算把連山縣各個鎮的網紅 IP 也打造起來,主角可以是鎮長或者村幹部,也可以是當地企業的負責人。

連山縣正在和華農進行全產業鏈合作,華農專家和教授將會從產業結構、種養殖技術提升、區域品牌打造,再到電商人才培養、物流等進行全方位指導。

“縣長直播帶貨最大的意義不在於賣多少貨,而是改革整個縣的農業產業結構。”陳永晴說。

就像在一次直播帶貨後,馮紅雲悄悄告訴他,之前不知道農產品銷售這麼難,有那多環節需要打通。

對於未來,樑昌旺告訴《後廠村7號》,自己不光現在在天峨要把直播帶貨做下去,今後如果有機會到市裡任職,更要利用自身優勢,把直播帶貨在全市鋪開。

57歲的邱學明則給自己下了死命令,要每天不間斷直播到年底。他想看看,在新一個時代來臨的時候,縣長直播帶貨到底能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最終能給地方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要帶領我的父老鄉親一起做網紅,一起搞起來,把縣域經濟搞得轟轟烈烈,把貧困帽子要徹底摘掉,走到富裕的行列。”邱學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