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大研究:接種疫苗後產生T細胞可有效應對Omicron

香港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香港政府新聞處資料照)

香港科技大學和墨爾本大學共同研究顯示,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較其他變異株包含更多基因突變,但人體T細胞免疫反應,仍可有效應對Omicron帶來的挑戰。團隊稱,透過接種新冠疫苗或經感染新冠肺炎後所產生的T細胞,能有效清除被感染的細胞,並促進其他免疫反應,對控制病情惡化至關重要。該研究結果已刊於科學雜誌《病毒》。

早前有研究報告指出,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能夠避開由疫苗接種或感染新冠肺炎後,所產生的抗體免疫反應,引起大衆憂慮。不過,香港科大及墨爾本大學團隊分析1500多個由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及已接種疫苗人士所產生T細胞識別到的、被稱爲「抗原表位」部分的新冠病毒蛋白基因,結果顯示,Omicron難以透過突變,逃脫T細胞免疫反應的攻擊。

墨爾本大學教授Matthew McKay說,即使Omicron或者其他變異株能夠逃過人類抗體免疫反應的攻擊,人體T細胞免疫反應也能保護人體免受重症感染。

研究發現,在Omicron刺突蛋白中,能被感染新冠肺炎後康復及接受疫苗接種後,所產生的T細胞識別出來的抗原表位,當中只有20%出現突變。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學系助理研究教授Ahmed Abdul QUADEER表示,在這些出現突變的Omicron抗原表位中,超過一半仍能被T細胞所識別。如果將分析範圍擴展至Omicron刺突蛋白以外的部分,逾97%有關病毒都沒有出現突變。

McKay補充:「總體來說,Omicron不太可能逃脫人體T細胞免疫反應的攻擊。我們預期接種疫苗和加強針後產生的T細胞免疫屏障將能繼續保護我們,並減少被Omicron或其他病毒變異的感染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