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導許鞍華 金馬獎評審團主席

第59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由香港名導許鞍華出任,她表示願持續爲電影服務。(金馬提供)

金馬執委會17日宣佈第59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由香港名導許鞍華擔任,她在接獲邀請時,一口答應,她說,「願有生之年,以最大的熱情,持續爲電影服務。」許鞍華曾7度獲金馬獎提名,並以《千言萬語》、《桃姐》和《黃金時代》3度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並在2020年獲得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金獅獎的殊榮。

許鞍華將率領金馬影帝張震、金馬影后桂綸鎂、億萬票房導演程偉豪、金獎監製葉如芬、香港電影金像獎首位女性最佳攝影餘靜萍加入決審陣容。這是許鞍華第3度接任金馬獎評審團主席,香港影人劉德華也曾出任評審團主席,臺灣則有國際名導李安、侯孝賢以及影后張艾嘉等人。

大陸影后陳沖和鞏俐曾來臺擔任金馬獎評審團主席,鞏俐是第55屆、2018年,那年紀錄片導演傅榆發表疑似臺獨的獲獎致辭,引起陸片「大退潮」;至2019年大陸國家電影局宣佈暫停大陸電影和人員參加金馬獎,亦波及香港電影。

金馬獎向來被視爲兩岸三地最具公信與聲望的華語電影獎項,但2019年後,大陸電影不再報名參賽,港片報名數量銳減,星馬地區的電影則大放異彩。

至2021年,港片報名狀況回溫,有吳鎮宇主演的《濁水漂流》拿下12項入圍大贏家,《少年》拿下奈派克獎。今年更由林家棟主演的《智齒》搶下14項入圍大贏家,另有黃秋生獲影帝提名的《白日青春》,以及張繼聰主演的《窄路微塵》。

本屆初審評審,劇情長片類有中華編劇學會理事長吳洛纓、張耀升、電影《孤味》製片人劉宛玲、《該死的阿修羅》導演樓一安、蔡宗翰;紀錄類有紀錄片監製王亞維、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入圍導演王婉柔、臺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吳鬱瑩、臺北電影獎百萬首獎得主許哲嘉、黃惠偵。

動畫類爲臺北電影獎最佳動畫導演邱禹鳳、策展人張晏榕、監製謝春未;劇情短片類由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得主李宜珊、監製林仕肯、影展經紀張三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入圍許承傑、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陳小娟、金穗獎導演楊智麟。第59屆金馬獎入圍影片將在11月2日展開的金馬影展放映,頒獎典禮將於11月19日於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