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抽驗市面香蕉 1件農殘不符日本標準

消基會今年4月抽驗我國市面上16件香蕉,其中共有2件樣品檢出農藥殘留,但均未超過我國農藥殘留標準。(消基會提供/林良齊臺北傳真)

今年3月臺灣香蕉遭日方驗出百克敏超標遭下架,但今年4月臺灣香蕉也被驗出第滅寧殘留,消基會今年4月抽驗我國市面上16件香蕉,其中共有2件樣品檢出農藥殘留,但均未超過我國農藥殘留標準,但有1件的益達胺」0.06 ppm已超過日本農藥殘留標準。

消基會表示,16件中經檢出農藥殘留者爲購自「香蕉(金田水果行)」,檢出「白克列」及「益達胺」二種農藥,前者檢驗達0.196ppm、後者則爲0.06ppm,以及編號13號「香蕉(板農活力超市)」,檢出「百克敏」農藥一種,殘留達0.016ppm。

消基會提及,類尼古丁殺蟲劑的「益達胺」檢出量低於國內限量的0.5 ppm,但卻高於日本限量的0.04 ppm以上,類尼古丁殺蟲劑即使在非常低劑量仍具有毒性,在土裡水裡非常持久,可以在體外保持活性長達數個月,因此導致對非目標物種如無脊椎動物,會持續且慢性地暴露在有毒的環境中。

消基會呼籲,食用香蕉前應清洗果皮、香蕉清洗後剝皮食用前一定要清洗手,避免農藥殘留在手上又接觸到香蕉,呼籲政府應把農藥使用範圍與標準一致化管理,以免因爲國情不同,產生管理的困擾,採從嚴標準對國人健康亦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