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立法院? 助理:看似光鮮亮麗 也有看不見的心酸

記者王文萱/臺北報導

立法院朝野協商後,立委補助每年被刪減86萬元,立委助理一年3000元的「業務活動費」也被刪除。其實每位立委的背後功臣就是助理,而助理的工作量也不輸一般上班族,甚至有時晚上、假日還要跟着立委跑行程,事實上,與外界所認爲的「光鮮亮麗有所差異

助理每天都要處理涵蓋各個範圍議題,同時也要接受民衆陳情、聆聽人民心聲。有助理表示,因爲他們的工作和立委的行程有密切關係,但是休假時就沒有辦法和工作有所切割,所以私人生活難免就受到干擾,雖然「不見得不情願」,但這種現象很普遍,私人生活經常與立委作息互相重疊。

許多助理的工時其實很長,一大早就要到辦公室準備資料,如果當天事情多,如準備記者會公聽會及質詢稿等,相對的就會工作到晚上,甚至也有助理加班到11、12點。雖然工作量大,不過也有助理說,許多行業也是如此,「上班族加班也是常態。」而對助理來說,也算是一個「能夠表現的空間」,可由內而外瞭解整件事

也有人私下透露,外界對於助理的感覺就是「跟着委員吃香喝辣」,立委有什麼福利,外界就會以爲助理福利很好,或是誤以爲薪水很高。不過事實上,助理工作內容層面很廣,很多需要處理的事情講求時效性,如果早上被交辦的事項,也許下午、晚上就要蒐集完整,甚至有時還要搶在短時間整理、吸收完畢。

也有助理說,他們的辛苦,外界可能沒有辦法知道,不過在進這一行時,也已做好心理準備,因爲助理的工作本身就具挑戰性,尤其與公共事務政治相關的工作,也需要熱情去維持。

雖然表面上看似光鮮亮麗,但助理也有外人看不到的心酸,甚至也有助理擔憂,立委津貼遭刪除後,最後苦到的人是助理,害怕「變相被減薪」,可能產生「挖東牆補西牆」的現象。

也有助理指出,因爲選民抱有許多期待,也會以放大鏡檢視政治領域的工作,而助理就必須以更大的抗壓性來面對選民的需求,同時也要學習傾聽、懂得傾聽,甚至也要有耐心及良好的溝通能力來面對選民,當然也要有「過人體力」,並細心、謹慎、精準處理事務,因爲他們如何處理每件事,都關乎全國任何的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