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斗南火車站才啓用就見負評 縣府現勘交通動線再改造

臺鐵斥資近2億元新建的斗南車站跨站式站房前年啓用,交通動線卻不良,雲林縣長張麗善(左六)8日現勘改善。(周麗蘭攝)

新建斗南車站跨站式站房(左側)2020年啓用,外觀不明顯,交通動線也不良。(本報資料照片)

臺鐵斥資近2億元新建斗南車站跨站式站房2020年啓用,交通動線不良,盡頭是死巷,車輛必須原地迴轉,縣長張麗善8日會勘,將取道於旁邊的停車場,打造一條新交通動線,也使鐵路舊倉庫區改造的親子館、青創基地、社會福利中心更容易親近。

斗南鎮被鐵軌切割爲東、西側,東側10個裡發展受阻,地方不斷陳情新建跨站式車站,以帶動斗南東側發展,2017年動工新建,2020年9月啓用,舊斗南火車站原狀保留,2018年登錄爲雲林縣歷史建築。

不過新斗南火車站啓用後卻因交通動線極不良而引起負評,原因是臺鐵公司新建火車站時未考量擴充車站廣場,以致建築外觀不顯眼,接送車輛沒有出路,必須原地迴轉,不僅造成交通打結,下雨天乘客得要快跑。

縣議員蔡東富表示,沒看過一個車站是位於死巷內、無法出入的,希望縣府協助把斗南車站的裡子和麪子都要回來,興建一個新廣場,讓鄉親有一個安全與方便的搭車空間,他呼籲臺鐵局中央等級的建設應該考量周邊環境、交通動線、停車問題。

斗南鎮長沈暉勳表示,經與旁邊私人停車場溝通,同意後退讓出一條通道,盼縣府開闢通道並打造新廣場。

縣長張麗善勘查後表示,斗南鎮民對新建的火車站有很多的期待,沒想到新車站門面被遮蓋、動線被阻斷,讓大家很失望,國家重要建設的目標就是帶動地方的繁榮與進步,這次花費很多錢,卻未帶動地方發展,希望鐵路局要與地方溝通,不要一意孤行,應設法通盤檢討改善。

張麗善說,縣府決定先動支300萬元協助打造一個可以接送、停車、有綠美化、便利通行的新動線,預計年底完工。

舊斗南火車站是日據時期全臺最後一個改建的火車站,前身是1903年的「他裡霧驛」,當年的臺灣鐵道,起訖點是打狗(高雄)到他裡霧(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