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你關注過沒有?它們好就業有錢賺,熱門新工科專業有哪些?

進入2024年,教育部發佈一個信息:“要引導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優化招生結構”。

所謂理工科,顧名思義包括理科和工科,尤其是在國家發展的新階段,需要大量工科專業人才,實踐證明,高校工科類專業招收的學生最多,畢業後也最容易就業。

如今又有一個提法,就是“新工科”,爲此教育部接連發了兩個通知:《關於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關於推進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並且把發展新工科提高到領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國模式、中國經驗,助力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高度。

那麼,到底什麼是新工科呢?

新工科是相對老工科而來的,簡單地說,新工科以新經濟、新產業爲背景,新工科的建設一方面要設置和發展一批新興工科專業,另一方面要推動現有工科專業的改革創新。

“新工科”對應的是新興產業,首先是指針對新興產業的專業,如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機器人、雲計算等,也包括傳統工科專業的升級改造。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牀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都屬於新工科。

問題來了:新工科與傳統工科的區別是什麼?

概括起來有3個:

1.新工科的人才不僅要在某一學科專業上精深,還要具備“學科交叉融合”的特徵;

2.新工科的人才不僅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現有的問題,還有能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去解決未來發展出現的問題,對未來技術和產業起到引領作用;

3.新工科的人才不僅在技術上優秀,還懂得經濟、社會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養。

新工科培養的是一種複合型專業人才。

具體地說,新工科改革類涵蓋了包括人工智能類、大數據類、智能製造類等熱門專業,有以下19個項目羣:

1.人工智能類

2.大數據類

3.智能製造類

4.計算機和軟件工程類

5.電子信息、儀器類

6.機械類

7.自動化類

8.航空航天、交通運輸類

9.礦業、地質、測繪類

10.材料、化工與製藥類

11.土木、建築、水利、海洋類

12.能源、電器、核工程類

13.食品、農林類

14.環境、紡織、輕工類

15.生物、醫藥類

16.數學、物理、化學、力學類

17.安全、公安、兵器類

18.醫工結合類

19.工科與人文社科交叉類

有人說了,以上這19類專業,不是傳統的老工科專業嗎?還真不是。

“新工科”對應的是新興產業,首先是指針對新興產業的專業,如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機器人、雲計算等,也包括傳統工科專業的升級改造。相對於傳統的工科人才,未來新興產業和新經濟需要的是工程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複合型“新工科”人才。

以上19個新工科改革類,基本涵蓋了當今國家急需的熱門專業人才,請同學們務必關注。

最後,我推薦幾個當下熱門的新工科專業。

第一,人工智能

這是一個世界熱門專業,人工智能屬於工學中的電子信息類,是一個以計算機科學爲基礎,由計算機、心理學、哲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學科、新興學科,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有權威媒體預計,到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超過3500億元,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1000萬,供需比例爲1:10,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工智能專業的優秀人才都是企業爭奪的重要資源。

第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屬於工學中計算機類,是衆多學科與統計學交叉產生的一門新興學科,涉及數據挖掘、雲計算等數學、計算機、統計學等學科知識。

相較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數據專業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專業。也正是因爲它是個新專業,所以行業內人才缺口很大。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數據分析專業委員會統計,未來中國基礎性數據分析人才缺口將達到1400萬。

第三,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屬於工學中的能源動力類。它是礦業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新興學科。學科基礎來自於多個理科和工科,與物理、化學、材料、機械、電子、信息、軟件、經濟等諸多專業密切相關。

我國目前的重要任務是培育和發展新能源產業,其中包括核能、太陽能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應用間隙性可再生能源需要的儲能系統和動力電池等。

第四,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屬於工學中的電氣類,主要研究電力系統通信技術、信息採集和處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包含新能源發電與智能接入技術、電網智能調度與控制技術、智能電網信息通信技術等。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是緊密結合國家智能電網建設之急需而開設的特設專業,目前該專業開設的院校也比較少,相關畢業生較少,所以有很強的競爭力,就業率高。

春節後,我遇到兩個學生。

一個是鄭州高三的李凡同學,學習成績很好,他雄心勃勃說今年高考非985大學不報,且全部選報帶“電”的專業,比如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技術、電氣工程、核電工程等。

另一個是我同學的兒子黃凱,鄭州大學研究生畢業,考取了武漢大學博士生,學的是人工智能專業,專修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大模型等方向,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技術研究。

這兩個男孩,可以說都是新工科類專業,在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形勢下,如果選擇新工科專業,畢業後就不愁就業,且專業好,有錢賺,希望同學們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