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三和青創基地 看見農村的美好

三和青創基地串聯青農能量,讓農村充滿生命力。(三和青創基地提供)

三和青創基地有各式多肉盆栽,看了相當療愈。(三和青創基地提供)

動員令

桃園市龍潭區三和社區位處山坑中央的平地,曾是已故文學家鍾肇政筆下經常描寫的場景,但人口外流發展困難,近年來,由在地青年自發組成的「三和青創基地」,以「爲青年找一條回家的路」當作核心理念,串聯在地特色農業期盼建立共好網絡。在大家努力之下,這裡逐漸成爲遊客心中的秘境,不僅可看見茶園、稻田等療愈舒心景色,還可體驗柴燒陶藝與製作多肉盆栽,希望讓更多遊客、離鄉青年看見農村的美好,找回對土地及文化的認同。

今年36歲的三和青創基地執行長廖緗翎,以往從事過餐飲、行銷、客服業,25歲嫁到三和後陸續生了3個小孩,老公黃承紹開設「佳和錦鯉園」,從事專業鯉魚繁殖,對養魚不感興趣的她,發現除了帶小孩外,根本找不到任何工作,每到放學時間,看到校門外都是阿公、阿嬤接小孩,廖緗翎才知道和她同年齡層的人,爲了生計不得不在外打拚,當地剩下人口老的老、小的小,「才發現在這裡的生活,好像不是那麼容易!」

廢棄雞舍翻新 加入綠建築

黃承紹因爲大伯養錦鯉,耳濡目染之下也對養魚有濃厚興趣,早期他養食用魚,後來臺灣養殖錦鯉曾盛極一時,從日本引進種魚後,他與自己養的錦鯉交配,成爲可在魚缸裡飼養的新品種龍鳳錦鯉,魚鰭長在水中飄逸特別迷人。但養錦鯉並非一帆風順,不少客人只欣賞不買魚,夫妻2人也曾爲了販售辦展覽,一場下來花了30萬,但實際收入只有少少3萬元。

廖緗翎說,公公認爲鄉下土地多,可以試着種點東西,但她種什麼就死什麼,最後發現多肉植物種下去不會死,發展到後來也有上千盆規模,公公爲了支持她,改建廢棄數十年的雞舍,邀請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謝統勝輔導設計,以老屋重生爲目標、保留紅磚牆面加入綠建築及木頭自然元素,以廢棄物再利用原則,將殘破不堪建築翻新爲現代感十足的空間。

有了足夠的場域後,廖緗翎經營的多肉植物規模越來越大,造訪的客人增多。她認爲,除了自己好以外,其他青農仍有收入不穩定的困境,於是開始尋找政府資源,希望這自家場域能有更多元的發展運用。

同樣也在三和社區經營「姐夫農場」的鐘志忠,也碰到了相同的問題,他表示,三和不乏認真努力的青農,但大家都是各做各的,他自己經營農場主推體驗遊程,但卻不想觸及餐飲服務,每當客人問他「附近還有什麼地方好吃、好玩?」往往讓他一時語塞。

邀在地長輩 傳授客家文化

在桃園市青年事務局輔導之下,把全新雞舍空間打造成三和青創基地,廖緗翎找來鍾志忠和其他青農腦力激盪,策畫一系列的社區活動,像是青銀共創工作坊,邀請在地長輩擔任講師教授客家醃幹醬文化、竹編技藝;三和生態導覽,則是透過生活學習及觀察,重新認識家鄉;在地產業體驗遊程,將不同青農所經營的多肉植物、林下經濟、錦鯉養殖及和窯材燒等產業串聯起來,設計成一日體驗遊程,青農們彼此介紹客源,純樸農村再次充滿生命力。

青銀食堂 農村媽媽好手藝

三和青創基地旗下也有自營品牌繞山花(客家話「遊山玩水」之意),食堂提供遊客簡單的餐飲服務和咖啡茶飲外,也有社區媽媽自制的手工醃幹醬,還有衍生的農村文創產品。廖緗翎發現農村媽媽們因爲兒孫多半離鄉,家裡只剩老人三餐都是隨便吃吃,長輩們的好廚藝無處可發揮,她找來這些客莊媽媽,原先希望她們成爲食堂固定班底,無奈大家因爲年事已高、體力無法負荷,轉個方向成爲社區廚藝小老師,偶爾舉辦青銀食堂邀請小朋友和長輩們學習製作客家美食。

三和里長謝金棋說,農村經過幾十年的沉寂,有了這羣青農帶進生命力,也讓人看到年輕人不一定崇拜都市生活,有人願意回到家鄉將土地活化,設法讓產業發展起來,因爲他們願意回家,也讓長輩們感受到安全感,大家靠着自己的故事與遊客互動,讓更多人願意多停留、多聽聽三和社區的故事,「他們讓三和所有居民看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