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露西方大學對中國的依賴

標題中國學生無可取代

英國金融時報文章原題新冠肺炎疫情暴露西方大學對中國的依賴

索尼婭·高是20萬在澳大利亞留學的中國學生之一,這個羣體已幫助澳成爲每年創收370億澳元的國際教育超級大國。但跟許多中國同學一樣,澳美等國出臺的禁令讓她無法赴澳開始新學年。對收入越來越依賴中國留學生的西方大學來說,此類措施正構成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威脅。原計劃2月9日赴悉尼的高說:“若情況不改變,一些中國留學生將重新考慮。”10萬在澳高校留學的中國學生面臨類似窘境

北美歐洲的大學在財務上越來越依賴中國學生。相比之下,澳顯得更脆弱:澳八大名校中,每10名國際學生中就有1名來自中國,比例在發達國家居首位。澳國際教育協會本月警告,若中國學生不能如期赴澳,澳將損失60億至80億澳元。

近來的旅行禁令已在悉尼和墨爾本引發抗議,因爲人們擔心此舉受到種族主義慫恿。“毋庸置疑,這正損害澳在中國學生中的聲譽”,悉尼大學學生委員會秘書長艾比·史(音)說,“他們很憤怒,有些人已改變計劃打算前往加拿大、英國或其他地方留學。沒人願意一年繳納4萬澳元,到頭來僅在中國上網課。”

分析人士指出,來自疫情的打擊正值西方大學已受困於美中貿易緊張之際。特朗普政府已收緊有關簽證限制。對此,一些美國大學已購買應對海外學生減少的保險,澳許多大學未能如願尋求到類似保護,正盡力使國際學生來源多樣化,例如在印尼亞洲國家授權開辦分校等。但批評者說,此類努力無法防止財務窘境。“多樣化不會解決問題”,最近撰寫有關澳高校過度依賴中國學生報告的悉尼大學副教授伯恩斯說,“全球都沒有取代澳對中國依賴的足夠國際學生。”(作者詹米·史密斯等,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