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發表談就職未收到中共賀電 江啓臣:不排斥國共論壇

江啓臣新書發表會。(黃福其攝)

國民黨主席江啓臣今天發表新書「破浪啓程」,書中揭露他去年3月就職黨主席,未收到北京賀電黨內雖擔憂國共信任破局,但也有人慶幸,國民黨可以更容易撕下「親共」標籤;江啓臣則認爲不用急於一時,可藉此重新爭取臺灣社會的信任,日後中央執政後,在臺灣民意授權下重啓兩岸對話。江啓臣今天受訪時也說,國民黨與岸一直有連繫,也不排斥國共論壇海峽論壇,希望有善意的交流或對話。

江啓臣在新書中,對於就職國民黨席時北京未發賀電,引發黨內不同看法表示「這不急於一時。」他解釋,一來,疫情阻斷兩岸許多交流;二來,現階段國民黨先要聚焦內部改革,重新爭取臺灣社會的信任。」不過江仍支持「兩岸應該要對話,用對話取代對戰。所有人都不樂見兩岸關係緊張,都願意進行必要對話。

他說,正因如此,去年9月海峽論壇,雖然有被營抹紅風險,但仍決定委由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率團出席。但出發前,對岸央視主播的不當言引起臺灣社會強烈批評。國民黨很遺憾對岸沒能把握好對等尊嚴,考量當時社會氛圍,以及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決定取消前往。但他仍期待,兩岸能把握下一次對話契機,但「必須建立有原則的交往」。

江啓臣在書中強調,國民黨的目標很清楚,就是要「先爭取臺灣社會信任,取得中央執政,才能在臺灣民意的授權下,重啓兩岸對話。」首要關鍵,北京要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第二,基於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民主的堅持,未來兩岸關係有任何重大調整,也一定要先獲得「臺灣民意的授權」。

江啓臣指出,國民黨從不支持中共所提的「一國兩制」。一國兩制之所以沒有市場,是因兩岸憲政體制存在巨大的價值落差,中華民國重視言論自由,開放政黨競爭;中共則堅持以黨領政,維穩大於一切。兩岸須要拉近彼此體制的落差。

他說,長期以來圍繞兩岸的統獨爭議,都困在一種僵化、制式的「國家中心主義」想像,忽視了在全球化的年代的政治治理,其實能創造出各種更多元彈性架構

江啓臣在書中最後表示,過去九二共識智慧就是「擱置爭議,求同存異」,未來要做的是延續這個態度,纔有可能找到未來的解法。

對於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和九二共識議題,江啓臣今迴應媒體時說,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plus四大面向,包括1、堅持中華民國主權;2、保障自由民主人權;3、維護臺灣安全優先;4、創造兩岸雙贏共享繁榮,這就是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他說,九二共識其實在2019年這段時間被扭曲、抹紅,甚至被抹黑最嚴重,「如何把九二共識說清楚,其實是現階段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上任黨主席後,就在改革委員會內部討論,大家找出九二共識爲何被抹紅、抹黑?哪裡出問題,社會的誤解在哪裡?

江啓臣說,我們花兩個多月找了各界的專家,包括九二共識命名者蘇起在內一起討論,得出除了九二共識以外,要有另外四大面向的主張,把九二共識做更清楚說明,也告訴大家九二共識等於中華民國憲法,有中華民國憲法纔有一中各表,也纔有九二共識。爲了讓民衆更清楚,不要誤解,也讓有心人士沒辦法抹紅抹黑,我們講九二共識的論述要更清楚,就叫做「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plus四大面向」。

至於國民黨和對岸的交流?江啓臣說,國民黨跟對岸一直有相關的聯繫、溝通,但現在國民黨不是執政黨,很多問題不是國民黨說要怎麼就能怎麼做,我們可以溝通或表達對問題的看法,例如之前曾辦的國共論壇,我們也不排斥,像去年9月份對岸的海峽論壇,他也拜託王金平代表過去,非常遺憾發生插曲,期待下一次有機會,能有這方面的對話跟交流。

江啓臣強調,國民黨對兩岸對話交流是善意的,希望有機會大家坐下來好好談,他也呼籲蔡政府,兩岸需要的是對話,不是對戰,更不是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