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公會力爭 開放保險業務員可賣保險金信託

信託公會理事長雷仲達。(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記者戴瑞瑤臺北報導

信託公會正向金管會積極爭取,將目前只能由銀行銷售的保險金信託,開放讓保險業務員也能共同行銷。若未來開放後,保險業務員在賣保單同時也銷售保險金信託,但僅限於在金控旗下保險公司業務員,希望爭取最快明年(2019年)第2季能開放。

所謂保險金信託,是指當被保險人身故發生理賠或滿期保險金給付時,由保險公司將保險金交給銀行,並由銀行依信託契約約定將理賠金分配受益人。例如:黃先生只有一個女兒王先生擔心發生意外事故不幸身故時,就算有高額身故保險金,女兒仍沒有能力管理保險金,因此跟銀行籤保險金信託,若發生理賠事故,銀行拿到的理賠金會確保用在女兒未來生活費學費,直到女兒年滿30歲爲止。

但依照規定目前只有銀行可以銷售保險金信託。信託公會理事長雷仲達透露,目前正在跟金管會積極爭取,希望開放保險業能跟銀行一起共同行銷保險金信託,對保戶來說,就能在投保的同時也能考慮到信託規劃

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說明,這主要是保險公司的建議,希望能在「金控子公司間共同行銷管理辦法」中納入保險金信託,等於開放「金控旗下」的保險業務員能行銷保險金信託。

但呂蕙容指出,未來保險業務員若要行銷保險金信託,還需先通過考試取得信託執照,登記爲信託業務人員纔可以對外銷售,並且職前要有12個小時教育訓練,在職每3年要有18小時的教育訓練。目前全臺信託業務人員約9萬人,未來若加入20幾萬保險業大軍,信託業務人員規模將大幅擴大。

但這開放僅限於金控旗下的保險公司,沒在金控旗下的保險公司,像南山人壽全球人壽等就不能銷售。呂蕙容說明,因爲這次研議開放的是「金控子公司間共同行銷管理辦法」,並不是合作推廣,因此僅限金控旗下同時有保險、銀行的可以共同行銷保險金信託。

呂蕙容也認爲,保險金信託共同行銷開放後,不只能增加我國信託的總資產規模,對保險業務員來說,也能增加另一筆佣金收入,且保險金信託是正向的商品政策主管機關持正面態度

根據信託公會統計,截至今年第3季,我國信託總資產約7.9兆,已經超越2017年的7.5兆,也超越2016年的7.3兆,顯示我國信託規模正在逐年穩健成長中,且受到高齡社會來臨影響民衆對信託的觀念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