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我上季GDP負成長 經濟循環衰退,還是結構衰退?

依海關統計,去年第四季我對大陸出口衰退15.6%,雖說這是全球性的景氣低迷使然,但對大陸的降幅也太大了,同期對美衰退不到4%,對日本甚至還有9%的成長,再看去年全年對各貿易伙伴出口皆成長,惟有對大陸下滑1.6%。

這說明了此次經濟負成長雖是全球景氣使然,但對大陸出口失去動能也是原因。大家都知道晶片是推升我國出口的重要動能,而晶片出口最大的市場也在大陸。統計顯示,去年我積體電路出口1,841億美元,其中近六成輸往大陸,手機及電話零件逾五成輸往大陸,液晶裝置更有九成是出口到大陸,這些數據說明了兩岸經濟關係依舊密切。

事實上,過去主計總處也估過,大陸經濟成長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使我國經濟成長提高0.29個百分點,反觀美國提升1個百分點,僅推升我國0.07百分點,大陸對臺灣的影響力道是美國的四倍。

不論從海關統計或是主計總處的估計,都說明了一件事,大陸仍是臺灣不可或缺的市場,當然,隨着美中貿易戰,全球供應鏈在兩強推移下會怎麼走?值得觀察,市場的力量與政治的力量孰大?也值得觀察,惟身處兩強之間的臺灣在這過程中必須審慎因應,否則得不到美國市場,又失去了大陸市場,那就慘了。

去年第四季經濟負成長如果只是景氣循環,並不值得擔心,但若是供應鏈變化,臺灣對大陸出口拉開了結構性衰退的序幕,那就是一個危險的訊號。經濟終究比政治重要,所有政治人物在思考經濟議題時,須多一分觀察,纔可以讓臺灣少一分風險,經濟也才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