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痛延伸到這兩處 合併冒冷汗 務必警惕是心臟病

胸悶痛像被大象踩,痛感還延伸到身上兩處,務必警惕是心臟病。(示意圖/Pixabay)

心臟就像人體引擎,24小時工作全年無休。2018年臺灣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僅次於癌症位居第二名,其中心肌梗塞、心衰竭、心律不整等疾病,許多都源自三高控制不良、家族史影響、以及過度曝露在危險因子當中

心臟病位居十大死因第二 醫:糖尿病小心

臺南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陳志成主任指出,最常見危險因子包括抽菸、二手菸、PM2.5等空氣污染,而要抽菸者戒菸是相當困難的,另外要把糖尿病控制好對患者而言也相當困難。研究發現,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實視同發生過一次心肌梗塞。

運動333增心肺功能 醫:應量力而爲

運動333原則,每週3次、每次30分鐘、每次心跳超過130下,是爲了提升心肺耐受力,沒有運動習慣建議從慢跑、游泳有氧運動入門。不過醫師說,三高沒控制好,心血來潮想運動還是應該量力而爲。

臺南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陳志成主任指出,心臟病最常見危險因子包括抽菸、二手菸、PM2.5等空氣污染,另外也要把糖尿病控制好。(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曾有一名80歲前桌球國手,三十年前裝過心臟支架,但打起桌球不認老、拼第一,後來卻開始出現頭暈或是心跳過慢的情形。陳志成主任表示,這名患者因爲年紀大了,偶爾會發生頭暈或是心跳過慢,所以替他加裝了心律調節器。然而,針對這類上了年紀的患者,在醫病溝通協調過程中,希望患者能有年紀大的自覺,運動步調強度應該隨之減緩。

胸悶痛是前兆! 延伸到「這兩處」合併冒冷汗務必警惕

心臟疾病類型多且複雜,像是心衰竭就相當致命,5年死亡率高達48%。醫師呼籲三高、家族史等高風險患者,若有症狀應該加倍小心。

陳主任說,運動時發生胸悶、胸痛,一些患者會描述感覺石頭壓着,或被大象的一隻腳踩,如果這種感覺延伸到下牙牀手臂,就跟心臟疾病很可能有關係,尤其是伴着冒冷汗更要注意。

陳主任進一步表示,很多醫院也有256切、640切等多切面心臟電腦斷層檢查,建議5、60歲民衆若是經濟能力許可,可以進行一次256切多切面心臟電腦斷層掃描,大致瞭解自己心血管狀況,再進一步安排自己的治療計劃

飲食油炸 留意溫差勿擅自停藥

日常飲食對心血管健康大有影響,醫師建議民衆減少油炸烹飪的飲食選擇。秋冬來臨,提醒民衆注意保暖,避免溫差過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也切勿隨意停止服用慢箋用藥。(編輯樑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