酗酒、熬夜「爆肝」迷思 臺肝病9成皆爲肝炎惹禍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強調,臺灣9成肝病皆因B型、C型肝炎爲發病主因,並非熬夜、喝酒才爆肝。(圖/記者翁嬿婷攝)

記者翁嬿婷/臺北報導

民衆對於肝病的認知有非常大的謬誤。」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調查發現,9成民衆誤以爲酗酒、熬夜是導致肝病的主因,國健署署長邱淑媞強調,雖然飲酒過量會引發酒精性肝炎,但其實臺灣9成肝病皆因B型、C型肝炎爲發病主因,並非熬夜、喝酒才爆肝。

國健署表示,去年針對國內3515名、25至64歲民衆電訪進行「健康行爲調查(BRFSS)」 發現,在可複選的情形下,有近90%的民衆認爲「喝酒」、「熬夜」是導致肝病的主要原因,但知道B型肝炎或C型肝炎是導致肝病主因的卻只佔70%和54%。

根據國健署統計,臺灣每年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等因肝病死亡高達1萬3000人,約佔總死亡人數8%,甚至高過糖尿病的6%與高血壓的3%死亡率。但資料顯示,有9成民衆雖知道肝炎可透過定期追蹤、治療有效控制,但自知患有肝炎的民衆,仍有3成未確實就醫,其中理由爲「身體症狀應該不需要」高達8成,其次爲「沒有時間」約佔1成。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儘管宣導多年,但臺灣民衆對肝病還是有不少迷思,一般人還是認爲熬夜、酗酒是爆肝的最大原因,而忽略B型、C型肝炎患者需要定期追蹤、積極治療的重要性,以爲身體沒症狀就不在意而延誤了黃金治療時間。

吳建遠說明,統計資料顯示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成的人爲B型肝炎帶原者,2成的人爲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因此B型肝炎、C型肝炎纔是導致肝病的主因。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