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幣淪洗錢工具 Rybit交易所提醒4種詐騙情境

賴永純指出,目前交易所處理過的詐騙狀況有:第一,用戶在轉幣之前先詢問交易所是否有與詐騙集團所提到的平臺合作,因此能第一時間勸退用戶,阻止詐騙,並教導用戶查證,如網站成立時間、沒見過網友本人、假平臺無公司行號登記資訊等;第二,用戶轉幣時,觸發交易所事先登錄過的黑名單地址,該筆交易即自動失敗,交易所會發送審覈信件確認用戶的轉帳用途,以及是否瞭解對方的身分和錢包地址。

第三,用戶已遭詐騙後,慌張尋求交易所的協助,但通常已轉幣成功的狀況可能已經被詐騙集團取走資金,只能先請用戶提供與詐騙集團之間的訊息,將資料做登陸並通報165全民反詐騙諮詢專線。

賴永純提到,進一步監測交易平臺發現,受詐騙用戶多是虛擬貨幣投資小白,常遇到的詐騙情境,一是假冒平臺客服人員的身分,要求用戶將資金轉入指定的充幣地址;二是透過臉書廣告或LINE羣組、交友網站等網友的引導,指定投資某種商品。

三是受害者被詐騙集團要求支付稅金或罰金才能取回資產,但其實正常的虛擬幣出金及提幣行爲是可自行操作、無需額外付款的;四是聲稱換匯額度不足,要求受害者從其他交易平臺代爲購買,或是要求轉帳、購買虛擬幣等,都可能淪爲洗錢人頭戶。建議投資人應先充分了解投資商品,不輕易購買自己不瞭解的商品,也不輕信網友,如有疑問,直接搜尋官方機構諮詢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