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霸公園排遺 自己背下山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舉辦「淨‧愛的雪山、排遺帶下山」雪山3路會師活動,並於雪山頂會師成功。(雪霸處提供)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推動排遺帶下山,處長鍾銘山與同仁帶頭做起,跨出臺灣山林保育重要的一步,他們在11月29日至12月1日期間,將總重約55公斤的排遺自己背下山,落實無痕山林與生態永續的精神。

雪霸處統計近3年進入生態保護區的人數,顯示民衆選擇雪霸園區從事登山活動的人口數逐年增加,2016年已有4萬7425人次。但登山人口增加,相對增加高山生態環境的負擔,尤其不當的隨處排遺。

雪霸處爲兼顧登山遊憩服務與永續生態保育的前提下,結合了臺灣山嶽聯盟、國家公園體系、保七總隊第五大隊與國際獅子會等110人,參加「淨‧愛的雪山、排遺帶下山」,共同推動L.N.T.(Leave No Trace)登山教育,將自己產生的排遺自己帶下山,體現敬山與淨山的環境意識。

雪霸處分析,臺灣高山地理環境差異懸殊,處理排遺問題也須因地制宜,中低海拔山區貓洞掩埋法或排遺袋均可考慮使用,但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山區,生態環境相對脆弱與敏感,低溫也使排遺分解速度較慢。此次使用的排遺袋系使用可自然分解的100%環保拋棄式垃圾袋,垃圾袋可以堆肥方式或任何認證過的廢棄物儲藏所快速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