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打造高雄循環經濟產業園區

個人認爲,短期間高雄市政府應嚴格要求包含中油各石化業者,加強公司治理在環保與安全意識,長期則高雄市政府應好好加速推動高雄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並擴大遷村到林園三輕五個裡,讓民衆遠離這些生產事業區。

2018年底國發會公佈「循環經濟推動方案」,此項計劃最大亮點爲在高雄市進行「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示範,與賴前院長覈定「大林浦與鳳鼻頭六裡遷村計劃」是相呼應。

但個人認爲林園三輕鄰近五里其實也類似大林浦與鳳鼻頭六裡受到污染,「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若不納入林園三輕鄰近五里,未來林園三輕鄰近五里也會像大林浦與鳳鼻頭六裡變成孤島,形成另一起民怨。爲一勞永逸,高雄市「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最好是擴大範圍與林園三輕合併,並填海造地容納高雄仁大石化園區,也歡迎其他縣市有心從循環經濟再出發產業遷入,此舉仁大石化園區原土地將可規劃成另一科學園區,將可形成路竹、橋頭、仁大科學園區廊帶加上五輕轉型園區,將可充分供應高雄未來產業發展用地。

刻下高雄市的主力產業基本上石化、鋼鐵、電子、造船等產業,是高雄市就業機會支撐點,也是高雄主要固定污染源,因此循環經濟的推動是有助於高雄生態環境改善,但「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並未針對高雄市兩個污染源最大產業石化業與鋼鐵業着手,若排除這兩項產業生產改善,「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就失去成立意義。

臺灣各式各樣產業都與石化業、鋼鐵業掛勾,畢竟臺灣許多資本家有許多是石化業、鋼鐵業出身,同時石化業、鋼鐵業攸關許多新材料發展,因此也有可能引起新材料資本家關注,因此「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一定要將石化業、鋼鐵業生產改善納入,整體園區是用新的規劃概念如生態工業園區的產業鏈整合、新的煉製技術與設備,加上新的生產安全管理計劃,同時也一勞永逸解決高雄石化管線問題,並設立石化國際物流專區與新材料研發中心,屆時個人相信高雄市石化業、鋼鐵業與新興材料產業會再成爲臺灣引領經濟發展的主力,帶動高雄另一次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