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股「北強南弱」 臺韓股最強
過去一個月來,亞洲因受熱錢調節程度不一而出現表現分化,呈現「北強南弱」現象,臺、韓等北亞股匯市相對防禦,而東南亞與印度跌幅相對較大。上週亞股的外資買賣超仍呈現此一態勢,臺、韓分別吸金4.39億與11.42億美元,其中韓股已連續3周吸金,帶動股市單週強彈3.01%。
根據Bloomberg統計資料,MSCI新興亞洲股市(不含日本)上週流入6.02億美元,而東南亞國家流出的態勢仍未改變,印度流出4.38億、泰國1.61億、印尼約1億、菲律賓擴大至2.62億,是今年以來單週最大的流出量,也是上週唯一賣超增加的國家。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8月東南亞股市連番受挫,成爲外資提款機的原因,除受QE將退場之隱憂,引發熱錢流出的影響外,原本引以爲傲的強勁經濟基本面,此時也告失靈,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表現不佳,也加重了股市修正壓力。其中馬來西亞、印尼第2季GDP成長皆低於市場預期,泰國僅2.8%的成長,甚至被視爲是技術性衰退。
摩根亞洲基金經理人顏榮宏表示,這波熱錢流出中受創較大市場,多是經常帳赤字較嚴重,且近年高度受惠利差交易的國家,亞洲以印度與印尼最爲明顯。隨熱錢撤出壓力,市場利率上升,加上匯率大幅貶值造成未來通膨壓力,其貨幣政策被迫趨緊,如印尼、巴西央行上週均升息兩碼因應。反觀北亞皆爲經常帳盈餘國家,利率與匯率受衝擊幅度相對較低。
臺灣狀況相較於東協國家,德盛安聯東方入息產品經理許廷全指出,臺灣經常帳及外匯存底狀況較佳,尤其是近期歐美景氣復甦,就業市場改善,對於臺、韓出口導向的國家較有利,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增溫,尤以記憶體及面板產業受惠最多,臺灣及韓國相關的公司獲利可望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