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青國手對抗賽 凸顯青棒複雜環境

全國棒協7日召開亞洲青棒國手選拔的對抗賽分組選秀。(棒協提供)

攸關第10屆亞洲青棒賽中華隊選拔,今(7)日下午正在全國棒協舉行選訓會議,分組名單即將出爐,這次亞青國手選拔一改往例,採用藍、白對抗賽方式產生主因是擺平國內複雜的青棒環境,減輕教練人情壓力杜絕弊端

今年亞青國手選拔是國內青棒史上最複雜的中華隊組隊方式,類似「名模生死鬥」實境節目,教練團、球員的勝出必須經過對抗賽考驗,沒有打混或濫竽充數的空間

棒協選訓委員葉志仙表示,以往由選拔賽軍隊主導中華隊選訓,出現不少問題,而前2次青棒隊改由選訓委員主導教練團,也產生基層教練的反彈,這次只好更改方法,採行對抗賽方式決選。

今年亞青國手藍、白對抗賽的組隊方式,今天將由選訓委員提出36名球員名單,冠、亞軍隊球員不超過8人,另外兩隊輪流進行選秀,直到各有18人爲止,選完球員集訓4天,再展開5戰3勝對抗賽,勝者爲中華隊教練團,勝隊最多12人進入中華隊、其餘8個名額留給敗隊

葉志仙強調,對抗賽也有存在冠軍隊主導的精神,只是多了挑戰賽而已,經過對抗賽選出來的中華隊教練團、球員,可以杜絕遺珠之憾,也能幫青棒教練排除來自家長學校的人情壓力與困擾,讓中華隊球員皆是一時之選、戰力更強。

今年亞青的教練團、球員選拔辦法大幅變動,說明國內青棒環境是國內棒壇最複雜的一環,充斥着人情壓力,不是教練堅持選取某位球員、就是教練想借由球員打天下等亂象,只好採用容納各方意見綜合辦法,希望解決各方的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