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市場資金大淹水 非金融公司、企業發債帶動

新冠疫情全球貨幣寬鬆、央行降息政府企業紓困,結果市場資金大淹水!穆迪最新統計,在不加計日本和澳洲兩個市場下,亞洲非金融公司債務積累和現金流量在疫情期間明顯增加,現金儲蓄達到創紀錄的1.44兆美元,與2019年底上升約15%。

另一方面,衆多企業趁着低利率積極發債,導致市場債務增長,也推動現金持有量增加,亞太區公司的債務比率,較2019年底增加11%,一反過去四年的債務分配穩定現象。穆迪分析中國企業、韓國企業和印度,成爲亞太區前三大企業債務國。就分類來看,投資級公司繼續持有大部分現金,持有亞太區現金的78%,高收益公司僅持有總現金的22%,其中18%由高收益房地產公司持有。

企業界持有如此多的現金,會不會在今年內動用這些錢?穆迪指出,亞太區企業的現金使用有兩大去處,一是資本支出,佔亞太公司最大的支出,其次是股息支付,估計2021年這兩項都會增加。其中,石油天然氣公司、半導體芯片製造商電池製造商,會在2021年增加資本支出。至於股息支付,則隨着個別公司的收入和收益增長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