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蜂炮慶元宵 環保局全程監測顧空品

▲爲了解蜂炮空氣品質影響臺南市環保局派員鹽水蜂炮現場進行空氣品質監測,今年更設置4臺「定址式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及1臺「移動式細懸浮微粒直讀儀」於活動砲臺附近進行走動監測。(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臺南「鹽水蜂炮」名列世界三大民俗慶典,爲臺灣最具代表性宗教活動之一,爲了解蜂炮對空氣品質的影響,臺南市環保局派員至鹽水蜂炮現場進行空氣品質監測,今年更設置4臺「定址式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及1臺「移動式細懸浮微粒直讀儀」於活動砲臺附近進行走動監測。

環保局表示,本次鹽水蜂炮的主砲城施放時間爲2月19日晚間9時於鹽水國中操場開始施放,依據微型感測器監測結果顯示隨着蜂炮施放監測到的濃度有高有低,在當天晚上9時至10時的蜂炮施放高峰期間,PM2.5濃度確實容易急速上升,環保局在鹽水國中現場監測到的尖峰最高值曾一度高達3,022μg/m3後逐漸下降,9時濃度小時平均值338μg/m3,是2月17日平均濃度(25.9μg/m3)的13倍。

環保局現場監測人員表示,影響區域範圍大概僅在炮臺活動場地附近,隨着煙霧消散濃度也很快下降。主砲臺於晚間10時半施放完畢後濃度隨即開始下降,周邊砲臺仍持續施放至約晚間12時後,空氣污染濃度亦逐漸下降。而現場附近周邊地區的新營測站晚上8時至12時均維持在25~29μg/m3,並未因爲施放蜂炮之關係而有明顯的上升。

環保局表示,高濃度僅爲短時間現象且影響區域範圍有限,且因活動現場的民衆口罩等防護裝備相當俱全,煙霧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有限,另元宵節因受大環境南風持續吹拂,有利於南部地區空氣污染擴散,環保署監測站數值顯示空氣品質多維持在良好及普通等級。